2013AAOS:肘关节最大伸屈及前臂最大旋转活动的桡骨轴向移位

2013-05-23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第五十七回
字体大小
- | +

引言:在前臂的多种手术操作以及对尺骨变异进行评估的时候,桡骨沿其轴向的移位会对骨间后神经(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s,PIN)的位置产生影响。对尺骨变异情况进行评估对诸如舟骨缺血性坏死(Kienbock’s disease)、舟用不稳、以及腕尺撞击综合征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涉及桡骨移位的文献资料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这些研究是仅仅在有限程度内的肘关节活动情况下的评估,并且均是采用的间接方法进行测量的。因此,本研旨在通过直接测量的方法评估肘关节在最大程度伸屈以及前臂最大程度旋转活动的情况下桡骨的轴向移位情况。

方法:本研究共使用17具取自新鲜冰冻尸体的从上臂中段到手部的上肢标本。经皮于尺、桡骨上置入标记物并保持标本上所有软组织的完整性。其中于尺骨干上纵向置入3个标记物从而构成一个自定义坐标系,然后于桡骨上置入1个标记物并转换至尺骨坐标系中以便测量其相对于尺骨的位置。然后将这些标本安放于定制的能在控制肘关节及前臂活动程度的同时并不限制桡骨移位的测试系统。以Microscribe 3DLX 系统分别测定在肘关节屈曲10°, 30°, 60°, 90° 和120°时前臂完全旋前、半旋前(45°)、中立位、半旋后(45°)、完全旋后位下桡骨相对于尺骨的移位程度。分别计算在上述各种位置下相对于肘关节屈曲10°及中立位时的桡骨移位程度。以重复测量ANOVA 和配对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结果:我们共观察到2种完全不同的桡骨移位模式。按桡骨轴向移位方向将标本分为2组,即:向远端移位组和向近端移位组。向远端移位组标本在前臂旋后时呈现桡骨向远端移位的现象,而近端移位组则在前臂旋前时呈现桡骨向近端移位的现象(在所有肘前屈曲角度下均p<0.05)。两组标本在前臂中立位、中度旋前或完全旋前时的桡骨位置均无差异。但向远端移位组则在前臂旋转弧中存在明显的桡骨移位现象。肘关节屈曲10°前臂旋转时桡骨的移位程度分别为:完全旋后时向远端移位5.8 ± 1.0mm,完全旋前时向近端移位-5.7 ± 1.3mm。肘关节屈曲程度对桡骨移位程度影响很小,仅在肘关节高度屈曲这一体位时有较明显的变化,但与肘关节屈曲10°时相比其差异也小于1mm。在前臂旋转活动中,近端移位组同样表现出明显的桡骨移位现象:肘关节屈曲10°前臂旋后时桡骨向近端移位-1.1 ± 0.3mm,随着前臂旋转至中立位桡骨向远端移位,但随后当前臂旋转至旋前位时桡骨重新向近端移位最大距离-4.4 ± 0.7mm。当肘关节处于最大屈曲程度时,前臂4种旋转体位下桡骨的移位情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与肘关节屈曲10°时前臂相应旋转体位下桡骨移位程度之间的差异小于1mm。

讨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此前研究未曾发现的伴随前臂旋转出现的两种桡骨轴向移位模式。人与人之间桡骨相对于尺骨的位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目前临床工作中有多种手术方式对尺骨长度在以毫米为单位的范围内加以调整,以校正它与桡骨远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对这种差异需要加以注意。而这就必须对尺桡骨两者之间的位置差异有着精确的了解。这也可能对通过多种围绕PIN的手术入路所进行的手术操作有所操作,从而避免因桡骨移位改变PIN的位置后导致意外的损伤。

Axial Migration of the Radius through a Full Arc of Elbow Flexion/Extension and Forearm Supination/Pronati

编辑: arztw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