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是困扰创伤骨科医生已久的难题,而随着学科发展与技术革新,大家对骨不连的处理已日趋完善。来自南加州大学创伤系的 Dr. Zalavras、Dr. Marcus,、Dr. Sontich 等三位业界大咖就骨不连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进行了精彩讲授,为广大骨科同行献上了一席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术大餐。
本节课程核心内容为:
骨折愈合的生物学原理
骨不连常见原因及诊断
骨不连保守治疗及手术干预方法
骨是具有修复活力与高度可塑性的器官。故而对于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的处理绝不是简单的力学固定。而需从患者全身生理状况、骨折端血运、固定稳定性、内置物选择、无创性物理治疗及促成骨活性物质添加疗法选择多方面综合考虑。
Dr. Zalavras 教授开宗明义,就骨不连基础理论进行了详尽叙述。他讲到:骨不连的定义为(1)没有愈合能力(2)需干预处理的陈旧骨折。
骨折一期愈合过程主要包括:1. Inflammatory response(急性炎症期,);2. Fibrocartilage briding stage (纤维软骨桥接,); 3. Vascularization of cartilage(纤维软骨血管化)及 4. Calcification of network(骨基质矿化成骨)。其中每个环节的阻断都可能造成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的发生。
植骨及骨替代品是骨不连处理的标准步骤之一。自体骨移植仍为治疗骨不连的金标准。良好的骨替代品通常需具备(1)Osteoconduction(OC, 骨传导, 主要依靠材料中的羟基磷灰石与胶原);(2)Osteoinduction(OI,骨诱导,依靠材料中的各种生长因子);(3)Osteal Growth(OG,骨生长,主要依靠材料中各种干细胞)及(4)Structural Integrity(结构完整性,即机械强度等)的特质。除自体骨外,一般认为同种异体冻干骨及人工骨具有骨传导及结构完整性,而加入生长因子的人工骨材料则具有骨传导、骨诱导与机械强度等特性。
骨不连根据骨折端成骨情况可分为肥大性骨不连与萎缩性骨不连,其区别为前者具有良好血运、稳定性、干细胞活性并处于无菌性环境,而后者则正好相反。
骨不连常与感染同时存在,而感染性骨不连的处理尤为棘手。总体来说,其处理顺序为:1. 彻底清创; 2. 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3. 坚强的内固定; 4. 改善软组织条件; 5. 植骨或其他重建手段。
总结来说,骨不连的处理不仅仅为骨性固定,而需在充分了解骨折修复愈合的生物学要素的基础上多方面综合干预治疗。1. 需要充分了解骨折断端生理情况,明确是肥大性还是萎缩性骨不连;2. 骨不连部位的特殊性,需区别对待(长骨干、干骺端还是关节内)。3. 已有内植物的情况下,需根据情况选择添加内植物或取出后翻修。4. 是否存在感染,软组织条件及患者全身情况等。所以说骨不连的综合处理需从全方位综合考量,是考验骨科医生处理疾病综合能力的一块试金石。
会议终了,Dr. Zalavras 教授援引骨科泰斗 Dr.Girdlestone 的名句「Think like a farmer, not like a carpenter(像园丁一样思考,而不是木匠)」为本节课程添上画龙点睛之笔,富有哲理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