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阴性的内固定感染得好好治

2016-11-30 21: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童勇骏
字体大小
- | +

在骨科的日常诊疗过程最灾难的一件事情就是感染,骨科手术往往有内固定植入物,这一特性决定了骨科感染在处置过程中十分棘手。所以正确诊断骨科感染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对骨科感染确诊诊断仍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

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协会(MIS)关于骨科关节周围假体感染有专业的定义,可以作为骨科其他内固定物感染诊断的相关参考,符合下列之一条件的可确诊为感染:

1. 皮肤有窦道和假体相通;

2. 感染假体关节腔内液体或周围组织细菌培养至少有两个以上标本可以培养出同一种病原体;

3. 或者符合以下 6 条中的 4 条:①ESR 和 CRP 升高;②关节滑液白细胞升高;③关节滑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④受损关节腔内有脓液抽出;⑤关节腔积液或周围组织细菌培养仅有一个标本阳性;⑥400 倍高倍视野下,组织切片观察每个高倍区域内白细胞数超过 5 个,累计超过 5 个高倍区域。

上述诊断依据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一个信号,对很多病例,细菌学诊断可能会提供假阴性结果。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乐观认为,细菌学培养阴性的假体周围感染其预后结果应该比阳性的要好。但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近期 Ida L. Gitajn 等人发表在 JOT 上的一篇文章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一研究主要着眼解决两个问题:

  • 细菌学培养阴性的内固定周围感染病例和培养阳性的病例在临床预后上是否存在差异?

  • 细菌学培养阴性的内固定周围感染病例发生比例是多少?其临床特征如何?

研究共纳入 391 例手术部位感染需清创的病例,诊断感染主要依据为:切口闭合后存在持续的切口红肿或脓肿流出,需要手术室清创。在清创前获取至少两个以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抗菌药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依据药物敏感性再使用;若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则依据经验使用抗菌药。通常,此类患者需要在 2~3 天内重复清创过程,直至感染得到控制。若完成最后一次清创时间超过 10 天,患者感染控制则视为治疗成功;若超过 10 天,感染复发,则视为治疗失败。

研究的主要测量指标为手术部位感染清创失败率,骨折愈合时间。次要指标包括:拆除内固定物,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软组织覆盖,转换为置换或关节融合,截肢等的手术次数。

结果发现,细菌学培养阴性的内固定假体周围感染率在 9% 左右。无论细菌学培养阴性或阳性组,约 1/3 左右的患者治疗失败(感染短期内复查,需其他方式治疗),其中两组中有超过 5% 的患者最终需要截肢来控制感染。上述研究结果和 Kim 等人关于膝关节假体感染细菌培养阴性或阳性对病例预后的研究报道基本符合。

上述研究结果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

1. 临床医生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不能仅仅依靠病原学确诊,很多病例并不一定会有细菌培养阳性的结果,对获取培养前即使用抗菌药,细菌培养条件苛刻(如分支杆菌,疮疱丙酸杆菌),真菌感染,或细菌在生物假膜内等病例,培养结果阴性的可能性很大。对临床高度怀疑感染,而没有确实获得病原学依据的疑似感染病例仍应该严格按照感染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

2. 细菌学培养结果阴性的内固定周围感染,其预后结果并不好于细菌学培养阳性的病例,这类患者治疗不能心存侥幸。对这类病例,其治疗原则应该参考培养阳性的病例,积极反复清创,经验性抗菌药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使用应该覆盖革兰阳性、阴性及 MRSA,常用方案包括联合使用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

延伸阅读

骨科内固定感染如何合理用药?

梅奥诊所手把手教你处理关节感染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骨科时间(微信号 dxy_orthop_today)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