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近端骨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为了恢复早期活动,大多数髋部骨折的患者都会选择手术治疗,但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始终存在相当的死亡率。在影响术后功能结果和全因死亡率的诸多因素之中,围手术期贫血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
即便手术医生在术中仔细止血,围手术期的实际出血量也要远远大于显性出血量。有研究报道,髋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平均实际出血量超过显性出血量近千毫升。目前常用的血液保护方法包括:术中自体血回输、术前预存自体血输血以及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抗纤溶药物等。
氨甲环酸(TX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它通过竞争性结合凝血酶原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而发挥抗纤溶作用,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伴有大量出血的严重创伤及髋、膝关节重建的择期手术。但目前很少有 TXA 应用于髋部骨折手术的报道。
为了避免静脉使用 TXA 可能带来的并发症,来自希腊塞萨利大学医学院的 Drakos 等就局部使用 TXA 对髋部骨折手术出血量的影响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相关结果已发表于 J Orthop Trauma 2016 年 8 月第 30 卷。
2012 年 4 月 1 日~2014 年 3 月 31 日,共有连续就诊的 65 岁以上转子间骨折且接受髓内钉治疗的患者 265 人。按照事先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最终有 200 人参与该研究。所有患者被随机分配至 TXA 组和对照组,每组 100 人。
干预措施:TXA 组于手术结束时在大腿近端的骨折部位附近的深筋膜下局部给予 TXA 3 g/30 mL。而对照组则未给予氨甲环酸。
抗凝方案:术后 12 小时开始给予标准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直至术后 30 天。
输血指征:血红蛋白小于 8 g/dL 或红细胞压积小于 25% 或合并贫血、低血容量、心律不齐或胸痛等相关症状。
研究的主要结局包括:两组的浓缩红细胞输血量、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结果发现,TXA 组的输血率为 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9%;TXA 组中有 22 人共输血 27U,对照组中有 29 人共输血 48U(P < 0.01)。其中 TXA 组在术后第 1 天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平均下降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术后第 3 天时,两组间已无明显差异。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在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详见表 1。术后 1 年时,TXA 组的全因死亡率为 13%,对照组的全因死亡率为 14%。组间的后期并发症和全因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
表 1 术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
作者最终认为,在老年人的转子间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术后,于骨折部位的深筋膜下局部给予 TXA 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下降值也明显降低,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骨科时间(微信号dxy_orthop_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