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为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为确保单纯性锁骨骨折患儿得到适宜治疗,基层医生通常不参与患儿的治疗,而是将患儿转诊至骨外科医生处。Stepanyan 等人对基层医生参与儿童单纯锁骨骨折的治疗流程进行了总结,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表于近期的 Clinical Pediatrics 杂志上。
本研究主要针对单纯性锁骨骨折,包括青枝骨折、无明显移位骨折及成角骨折。纳入标准包括 12~16 岁的青少年,发生以下三类骨折:(1)成角骨折;(2)无移位骨折;(3)青枝骨折。
Stepanyan 等人对 16 名单纯性锁骨骨折后使用吊带的青少年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预后包括骨性愈合、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单纯性锁骨骨折患者预后良好且无并发症,患者未诉疼痛或日常活动受限。单纯性锁骨骨折使用吊带治疗 1 月后骨折可愈合、重塑且预后良好。
此外,研究在随访期间对患者的骨性愈合、重塑、成角以及日常活动情况也进行了评估,日常活动主要包含家务活(例如,开罐)、运动、洗澡及由于手臂、肩膀及手部疼痛所致的入睡困难等。结果表明,随访中未出现复位不良及骨不连(见图 1)。无手臂感觉异常或僵硬的报告。患者对骨折侧手臂的使用持有信心,且无日常活动疼痛的报告。
图 1 单纯性锁骨骨折愈合前后 X 线影像对比图
研究还提出,基层医生可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对单纯性骨折患儿进行评估,测试包括石头手势、布手势、剪刀手势、OK 手势和拇指向上的手势。
例如,石头手势可评估正中神经、布手势可评估桡神经、剪刀手势可评估尺神经,OK 手势可评估骨间前神经,拇指向上的手势可评估骨间后神经(见图 2)。此外,医生需要检查三角肌区以评估腋下感觉、检查肱二头肌力量以评估肌皮神经。
图 2 锁骨骨折神经损伤评估的简易 5 步法
研究对 16 例单纯性锁骨骨折进行回顾后提出了诊断树,便于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参与单纯性锁骨骨折的治疗(见图 3)。
图 3 锁骨骨折诊断树
因此,本研究表明,单纯性锁骨骨折通常预后良好且由骨外科医生或基层医生治疗的患者,其预后相似,且由基层医生治疗骨折的社会成本及患者成本均更低。因此,基层医生应在单纯性锁骨骨折的治疗中担任主要角色。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儿科时间(微信号 dxypediatr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