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jury:粗隆间骨折扭转畸形并不影响临床预后

2016-01-18 14:53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松云
字体大小
- | +

众所周知,扭转畸形是造成长骨骨折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常发生于股骨干和胫骨干。事实上,股骨近端骨折发生扭转畸形的概率也并不少见,但相关研究却极为有限。

为探究粗隆间骨折扭转畸形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来自韩国 Hallym 大学的 Tae Young Kim 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老年粗隆间骨折扭转畸形或并不影响临床预后,文章发表于近期出版的 Injury 杂志上。

研究选取 2008~2013 年间于作者所在医院行内固定手术的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例,术后拍摄 CT 评估骨折扭转畸形程度,并对患者进行至少 1 年的随访。有对侧髋关节手术史,股骨受伤史或全身多发伤病史的患者不予纳入。最终纳入患者 109 例,平均年龄为 76.2 岁(65 岁~94 岁);男性 23 例,女性 86 例;稳定性骨折 58 例,不稳定型骨折 51 例;其中 88% 受伤机制为高处坠落。

在全麻或腰麻后将患者置于骨折手术床,透视下行闭合手法复位,前后位判断内侧皮质的复位情况,侧位片判断前侧皮质的复位情况。若复位不满意,则用长 kelly 钩或 homann 钩等工具经小切口辅助复位。复位后行闭合髓内或髓外固定,固定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InterTan、转子间/转子下髓内钉(ITST)、滑动髋螺钉(DHS)等。

固定后再次透视,并对比对侧 X 线,确认骨折复位良好;保证尖顶距(TAD)正侧位上均为 10 mm 左右,并确保拉力螺钉位置在前后位片处于正中或稍偏下,侧位片上处于正中位置。

术后两周行患肢 CT 扫描,扫描时须将患肢置于中立位。CT 扫描图像上分析骨折端旋转对位情况。定义旋转角度为横切面上股骨颈中心线与远端股骨髁后方轴线的夹角,其中远端股骨髁后方轴线为股骨髁最大的横切面上内外髁后点的连线。当患侧旋转角相对健侧大于 15°时,则认为存在扭转畸形。

另外,于出院后 1、2、3、4、6、9、12 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 X 线以及评估患者患肢活动功能,并于出院 12 月后对患处进行 1 次 VAS 疼痛评估及 koval 功能评估。(图 1 和图 2)1-s2_0-S0020138315004271-gr1.jpg
图 1 女性患者,64 岁,右粗隆间骨折,复位后使用 PFNA(辛迪思)固定,X 线示手术复位良好;CT 示患侧相对健侧向前旋转 27.2°

1-s2_0-S0020138315004271-gr2.jpg
图 2 男性患者,66 岁,左侧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复位后 InterTan(Smith Nephew)固定,X 线示骨折整体复位良好,小转子游离,CT 示患侧相对健侧向后旋转 31.2°

作者还进行了骨折稳定性、手术延期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与扭转畸形的相关关系分析,并统计了扭转畸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骨折类型依据 AO/ASIF 分型确定,31A11-21 是稳定性骨折,31A22-33 为不稳定型骨折。扭转畸形并发症是指因扭转畸形所致的需要行二次手术的情况,如骨折复位不良所致的内固定断裂或内固定周围骨折、病态步态导致的跌落再骨折等。

研究结果发现,28 例(25.7%)患者出现扭转畸形,平均畸形成角 20.7°(-31.2°至 27.2°),其中 19 例为向前旋转畸形,9 例表现为向后旋转畸形。数据分析表明,扭转畸形的发生与骨折稳定性和手术时间相关性最强。而由于不稳定骨折手术时间长,二者存在共线性,因此骨折稳定性与扭转畸形的发生最为相关。

术后随访则发现,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VAS 和 Koval 评分等在发生扭转畸形患者和未发生扭转畸形患者间并无统计学差异。

总之,老年粗隆间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发生扭转畸形的概率约为 25.7%,主要危险因素为骨折不稳定和手术时间过长,而即便出现扭转畸形,也并不影响临床预后。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