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术采用区域阻滞麻醉患者功能恢复更佳

2012-10-09 18:29 来源:丁香园 作者:第五十七回
字体大小
- | +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外支架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但不论采用其中哪种方式,患肢功能的恢复程度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关节内还是关节外骨折、骨折本身特点、患者年龄、骨折复位质量、以及合并软组织损伤情况等的影响。美国学者Egol KA等比较了在区域阻滞麻醉以及全身麻醉下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发现区域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相应结果发表于最近一期JOT。

Egol KA等前瞻性记录了总共5年间在他们医院就诊的所有60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的相关情况,包括患肢功能状况以及患者一般资料。如果为开放性骨折;或者内在不稳定性骨折(即:X片上存在至少3种下述情况:向背侧成角> 20o、短缩> 10mm、背侧粉碎程度> 50%、关节内骨折、或者患者年龄大于60岁且并存在尺骨骨折)、剪切骨折、或腕关节骨折-脱位等几种情况,即认定其存在手术指针而予以手术治疗。此外,保守治疗失败的病例也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手术均经Henry入路以掌侧钢板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麻醉方式包括锁骨下路臂丛阻滞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术后均按相同方案进行康复处理,并于术后1、6、12、24、52周时定期复查,记录腕关节及各指的活动度(ROM),以VAS进行疼痛评分,测定手部握力并与未受伤对侧进行比较,每次复查均行X片检查,以臂肩肘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SF-36(Version 2)评分系统进行肢体功能评价。

表1  本组病例的一般资料

结果显示:

1、总共216例患者接受掌侧钢板内固定,共中187例满足本研究纳入标准。187例病例中,122例于全麻下手术,余65例则于臂丛阻滞麻醉下手术(非随机分组);两组病例ASA及OTA分级均相似;

2、术后3月、6月,区域阻滞组VAS评分、DASH评分及腕、指ROM恢复情况均优于全麻组;但术后12月时两组病例VAS及DASH评分相似,腕关节ROM均基本恢复正常,但区域阻滞组病例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度恢复程度及手指活动度均优于全麻组;

3、术后所有时间点患肢手握力无明显差异;影像结果显示,区域阻滞组病例仅于术后3个月时其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较全麻组进展3o;两组病例并发症及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表2  术后3月时两组病例的疼痛、ROM、DASH评分及影像学结果

表3  术后6月时两组病例的疼痛、ROM、DASH评分及影像学结果

表4  术后12月时两组病例的疼痛、ROM、DASH评分及影像学结果

表5  术后每次随访时的影像测量结果

Egol KA等认为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在区域阻滞麻醉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术后早期在无痛情况下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从而能更好更快地恢复患肢功能。其可能原因之一是区域阻滞麻醉同时阻滞了支配患肢的交感神经系统,由此减轻复杂性区域疼痛反应程度,或者至少作为疼痛反应的早期干预措施;另一个可能原因良好的局部阻滞麻醉能彻底松弛肌肉,从而避免手术操作时的对肌肉的过度分离及损伤;第三个可能原因是区域阻滞麻醉能阻断痛觉神经纤维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减轻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对手术损伤信号的放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Egol KA等认为,对于需要手术处理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除非存在明确的禁忌症,在手术时均应该考虑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

Regional anesthesia improves outcome afte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fixation over general anesthesia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arztw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