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骨圆针可有效固定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2012-06-08 15:2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第五十七回
字体大小
- | +

对骨科医师来说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关节周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容易出现伤口愈合困难以及深部感染等令人担忧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术后感染,标准的处理方案包括手术冲洗以及抗生素治疗,但在内固定留存的情况下治疗成功的机会较小,而如果移除内固定物又会发生骨折块移位。

可吸收性内固定材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应用于骨折内固定,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包括螺钉、针、锚钉、垫片等多种形式,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文献报道可吸收性内固定材料被成功用于跟骨、手、桡骨远端骨折以及股骨远端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治疗。临床结果显示现代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能为骨折提供骨折愈合所需要的足够的固定强度。同时有资料显示,使用可吸收性内固定材料固定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优于或等于金属内固定物。

美国学者Bassuener SR等回顾性分析了在他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78人)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OTA C2/3型)的病例,这些病人均采用可吸收针进行内固定。相关的随访终点包括:关节复位丢失、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感染、固定针移位等。术后即刻、6周、3月、12月时分别摄X片并进行比较,判断关节面复位情况以及是否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将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上发表。


图1  跟骨骨折病例,图示其后关节面粉碎性骨折


图2  术中以克氏针撬拔复位小的关节内骨折块,该克氏针随后由相同直径的可吸收针替换作为最终固定


图3  骨折复位良好后由可吸收针最终固定,由此形成的骨块再与跟骨主体复位并固定,骨折块复位之前将可吸收针尾剪切或烧灼使其尾端与骨面平齐


图4  复位固定后之骨块已经复位至跟骨主体,现在可通过标准技术将其予以最终固定

表1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

1、80例骨折中,除2例于术后6周之内失访外,其余78例在术后6周时均无关节面复位丢失的现象;

2、术后3月时,有73例病例得到随访,其中72例关节面复位稳定,无移位征象,仅1例原为Gustilo 3B型开放性骨折的病例由于严重感染而行膝下截肢;

3、术后1年时,有67例病例得到随访,其中13例有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像学或临床表现;

4、整个随访期内,共5例(4人)发生术后感染,均在术后2月之内出现。该5例骨折均随访超过12个月,其中2例创伤性关节炎症状发生进展,2例最后一次随访时表现良好,另1例即上述膝下截肢病例;

5、所有病例中,均未发生固定针移位或无菌性炎性肉芽肿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病例。

通过上述研究,Bassuener SR等认为可吸收针能有效固定严重粉碎性关节周围骨折。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可吸收针能提供相似的固定强度,并且没有其它埋入式金属内固定物所可能出现的固定物移位等不良反应。Bassuener SR等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最新型的可吸收内固定器材由聚对二氧杂环己酮(poly-p-dioxanone)和聚L乳酸(poly-l-lactic acid)制成,相对于早期的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而言,这两种材料制成的内固定物强度更高,吸收更为缓慢,其固定强度与传统金属固定物相差不大。而目前的证据显示使用可吸收针而不是克氏针来固定关节周围骨折能避免发生术后骨折愈合取除克氏针之前发生的内固定物移位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脊髓、肝脏、肺以及心脏损伤等严重后果。可吸收内固定物的主要缺点在于其相对于克氏针价格昂贵,但考虑到它有避免二次手术的优点,因此从长远来看可能具有更好的费效比。

Use of Bioabsorbable Pins in Surgical Fixation of Comminuted Periarticular Fractures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arztw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