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能量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通过标准前侧或内侧入路有时很难实现后踝骨折块的准确复位,进而导致关节面复位不佳。最近,美国纽约Rochester大学骨科学者John Ketz, MD等实施了一项前瞻性临床列队研究,在发表文章中作者对OTA - 43C2 /43C3型Pilon骨折的后侧钢板固定技术进行了介绍。
图1. (A)将腓骨肌腱(P)牵向内侧以显露腓骨远端(F),并对其进行固定。(B)将腓骨肌腱(P)和踇长屈肌腱(F)牵向外侧以固定移位的胫骨后侧骨块(T)。
图2.(A)后踝移位骨折块的术中侧位X线图像。(B)放置外固定架时对后踝骨折块进行固定。(C)通过“由后向前”策略重建关节面。(D)关节面解剖复位后置入前侧钢板。
图3.在术后矢状位CT图像上评估关节面复位情况。
该研究在作者所在的I级创伤中心进行。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间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ORIF)治疗的10例43C型Pilon骨折患者纳入该研究(C3型6例,C2型3例),患者均存在后踝骨折的分离移位。9例患者采用后侧入路实施胫骨后侧钢板(PL)固定,延期(平均18.5天)进行前侧固定。10例患者(A组)只采用标准前侧入路或前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侧骨折块。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28-54个月)。通过术后X线平片和CT评估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通过随访时的连续性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踝关节炎的发生情况。临床评价措施包括体格检查,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踝及后足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并发症情况等。
研究结果显示,在损伤类型及手术时间方面,未见组间差异。经术后CT扫描发现,A组的10例患者(40%)中有4例患者的后侧关节面骨折块移位超过2mm,而PL组患者无此类患者出现。在最后的随访中,A组中7例患者(70%)经X线平片证实存在关节间隙变窄,而PL组中只有3例(33%)。A组与PL组的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35.8°和3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2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PL组中1例出现深部感染。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组的Maryland足部评分和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踝及后足评分为86.4/85.2,而A组为69.4/76.4。
作者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指出,附加后侧切口后可在直视下复位胫骨Pilon骨折的后侧骨折块。尽管该入路不能直接显露关节面,但该手术策略可使前侧骨块在日后与后侧骨块稳定固定。该手术技术能获得关节面CT评估的解剖复位,在至少1年的随访期中保持胫距关节间隙。另外,PL组的临床效果与Maryland足部评分和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踝及后足评分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尽管该手术策略充满希望,但是仍需进一步随访以确定其治疗Pilon骨折的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