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切复内固定: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功能结果更好

2012-03-06 21:22 来源:丁香园 作者:紫川秀第二
字体大小
- | +

以往一般认为,选择局麻或全麻主要取决于患者的麻醉风险,而麻醉方式是否会影响预后并不明确。1998年Koval等报道,髋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是使用全麻或区域麻醉对患者的功能预后无明显影响。

但近期由美国纽约大学kenneth等完成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对前瞻性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使用区域阻滞麻醉,术后腕关节功能较全麻的患者恢复更好,这项研究的结论即将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上发表。

研究者从所在的大学附属医院里选取符合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OTA分型23型)患者187例,由患者自由选择麻醉方式,全麻或者区域阻滞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的患者采用锁骨下神经阻滞(infraclavicular nerve)。选择全麻手术者122例(65%),选择区域阻滞麻醉手术者65例。使用相同的手术方法(掌侧锁定钢板)和手术入路(掌侧入路),尽量减少其它因素引起的偏倚。

术后定期随访,主要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随访时间至少1年,随访时间点分别为3月、6月、12月,随访指标为疼痛(pain),关节运动度(ROM),DASH评分。作者发现:术后3-6月区域麻醉组患者疼痛更轻。而在所有随访时间点,区域麻醉组患者手和腕关节运动度(ROM)的功能评分均更高。术后3-6月,区域麻醉组患者的DASH评分也较全麻组显著增高。

表1 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的对比

表2 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术后3月时疼痛、ROM、DASH以及影像学结果的比较

表3 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术后6月时疼痛、ROM、DASH以及影像学结果的比较

表4 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术后12月时疼痛、ROM、DASH以及影像学结果的比较

表5 各随访时间点影像学结果的比较

研究者分析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区域麻醉过程中伴随着对交感神经系统的阻滞,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的发生;2,成功的臂丛麻醉可以使得前臂肌群肌肉完全松弛麻痹,可避免术中牵拉困难,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3,区域阻滞麻醉可以防止疼痛信号传导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减轻神经源性的炎症反应(neurogenic inflammation)。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而言,这一研究的结论非常明确,应用区域麻醉,术后疼痛更轻,术后早期手腕关节活动功能更好。作者认为,这一优势可使患者在3-6个月内获得更好的整体功能,并且可使患者更快地恢复到伤前的功能状态。因此,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除非存在区域麻醉的禁忌证,作者都建议采用区域阻滞麻醉。

Regional Anesthesia Improves Outcome Afte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Fixation Over General Anesthesia

 

编辑: 童勇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