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人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而言,更多的骨科医生选择进行髓内钉固定。胫骨髓内钉固定术后的膝前痛是一项非常值得注意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大约为31% - 86%。引起膝前痛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据相关研究显示,其发生与手术入路,髓钉突出,医源性关节内损伤,隐神经髌下支损伤,髌韧带或脂肪垫受损等有关。为了确定髌腱内侧入路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病因,Hallym大学医学院的Si Young Song, MD等实施了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在该研究中,作者对膝前痛与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其研究报告将于近日在J Orthop Trauma上发表。
2005年8月至2009年1月间因胫骨干骨折接受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该研究之中。所以患者的手术均采用髌腱内侧入路,随访时间为12–52个月,平均22.3个月。在患者侧位X线侧位片上测量髓钉尖端的向上,前突出情况。应用直观类比等级评分考察患者膝前痛情况,功能效果评估采用Tegner活动评分和改良Lysholm评分。
表1.患者的一般资料
图1. 沿髌腱内侧缘切开髌旁支持带(箭头所指)。
图2.应用曲形开髓器于进钉点开髓。
图3. 髓钉突出的X线片测量。A:髓钉向上突出(胫骨平台至髓钉近侧尖端的垂直距离)。B:向前突出(胫骨前侧皮质至髓钉前侧尖端的距离)。
研究结果显示,45例患者中,16例(36%)未发生膝前痛(N组),16例(36%)出现轻度膝前痛(M组),另外13例患者(28%)出现了中重度膝前痛(MS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损伤机制及骨折类型等方面未见组间差异。在髓钉顶端突出方面,MS组的的髓钉向上突起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42)。在髓钉向前突起方面,三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 = 0.221)。MS组的钉顶距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 0.033),N组与M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在活动时膝痛的严重程度方面,由强至弱依次为屈膝,蹲坐,跑步,上楼。直观类比等级分析显示,对于所有8种活动方式,MS组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M组。末次随访时,在Tegner活动评分方面,MS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08),在改良Lysholm评分方面组间差异也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1)。
表2.发生膝前痛的患者在各个活动方式下,疼痛严重程度及其发生率。
表3.手术前后的Tegner评分情况
表4.改良Lysholm评分结果
表5.X线片评估结果
表6.基于钉顶距(NAD)的髓钉定位情况
该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通过髌腱内侧入路实施胫骨髓内钉固定后,膝前痛的发生较为常见,但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情况并不多。作者认为,尽管膝前痛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但可能与髓钉的突出相关。此外,膝前痛的严重程度与术后的功能效果显著相关。
Anterior Knee Pain After Tibial Intramedullary Nailing Using a Medial Paratendinous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