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骨折通常都按照Mason提出来的分型方法进行分类(Johnston曾进行改良)。参照这个分型方法,无移位的1型骨折通常都行非手术治疗;整个头部严重粉碎的3型骨折则必须予以切除,有的可行桡骨头置换;而2型以及相对完整的3型骨折,到底何种手术方式最为恰当,目前仍存在争议。以往,2型骨折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多选择桡骨头切除。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切开复位内固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无论桡骨头切除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各自都有效果良好的相关病例系列研究报道。
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医院的Zarattini教授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相关结论即将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上发表。
这一研究收集了作者所在医院从1973年至2004年的303例闭合性桡骨头骨折,均行手术治疗。其中Mason 2型骨折(骨折移位大于2mm,或骨折块阻碍关节活动)61例,2例失访,其余随访均超过7年。24例行桡骨头切除术,平均年龄41岁,手术均在伤后10天(平均7天)内进行,术后平均8天开始关节活动;3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平均年龄40岁,6天(平均4天)内进行手术,术后制动平均7天。随访过程中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Broberg-Morrey功能等级评分以及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评定其功能,定期拍摄腕关节和肘关节的正侧位X线片观察关节炎、异位骨化以及桡骨上移等并发症。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超过10年(切除者平均157个月,内固定组平均125个月)。终末随访时,桡骨头切除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相比,肘关节残留疼痛(3.46分VS1.21分),腕关节残留疼痛(1.21分VS0分);肘关节屈伸(136.25度VS152.57度),前臂旋转(163.54度VS172.29度);最大握力(27.12Kg VS 35.12Kg);Broberg-Morrey功能等级评分(86.21分VS95.09分),DASH评分(21.82分VS2.81分)均明显较差。X线上切除组有9例为中重度关节炎,内固定组仅2例。
图1. 粉碎的Mason 2型桡骨头骨折进行了桡骨头切除术,C为术后10年的侧位片。
图2. Mason 2型桡骨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C为术后5年随访时的影像。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外翻、肌力以及功能评分的对比
表2. 肘关节退行性改变以及桡骨上移的影像学评价
从这一研究来看,单纯性Mason 2型桡骨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残留疼痛更少,关节活动度更大,握力恢复更满意。不仅如此,内固定组重度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较低,这与其良好的DASH以及Broberg-Morrey功能等级评分关系密切。
不仅如此,本研究中虽然切开复位内固定比桡骨头切除在各个方面都更有优势,但桡骨头切除术疗效优良率仍高达87.5%,这或许可以解释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同期另一篇文章与之相反的结论,在该病例系列研究中,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桡骨头切除,长期随访显示疗效满意。当然,本研究中另一组切复内固定的病例功能结果优良率更高,达97.1%。
【编者按】对于Mason2型和部分相对完整的3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理念,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变化。1970年代,桡骨头切除是比较公认的手术方式,进入1980年代,生物力学研究认识到桡骨头是肘关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稳定结构,人们开始思考桡骨头切除术后相关的问题。近20年来,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切开复位内固定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然而,正因为有这样的发展历程,人们很难设计出一个科学的临床试验对桡骨头切除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前瞻性的对比,二者孰优孰劣,仅从这一项回顾性的研究还难以给出明确的结论。不过,综合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于可复性的桡骨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图3. 桡骨头骨折的Mason分型,A为1型,部分桡骨头骨折,无移位;B为2型,部分桡骨头骨折,有移位(常超过2mm);C为3型,骨折累及整个桡骨头,粉碎;D为4型(1962年Johnson增补),合并有同侧肱尺关节脱位的的桡骨头骨折。
参考文献
Mason ML. Some observations on fractures of the head of the radius with a review of one hundred cases. Br J Surg. 1954;42: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