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1%,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包括半月板损伤与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据报道,胫骨平台骨折后继发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率在 10% - 58% 之间,一旦出现骨性关节炎则会导致膝关节功能下降。
目前关于胫骨平台中长期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评估术后 1 年时影像学上的关节炎表现是否意味着膝关节功能不良,荷兰的 Dreumel 教授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中远期疗效不佳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影像学骨性关节炎的表现却与膝关节功能预后并无联系。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Injury 杂志上。
作者回顾性调取 2004 年至 2010 年创伤中心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资料,排除 18 岁以下的患者以及非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按照 Schatzker 分型和 AO / OTA 分型对骨折进行分类。相对稳定的劈裂骨折和劈裂塌陷型骨折采用单纯螺钉固定,其余的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 10 - 12 周内禁止完全负重。由资深放射科医师对术后及术后 1 年的膝关节 X 片采用 Kelgren 和 Lawrence 标准进行评估。
对患者的功能结果主要采用荷兰版的膝关节损伤和骨性关节炎评分(KOOS)进行评估。该评分系统包含 5 大类 42 项功能结果。主要包括疼痛、其他症状、日常活动功能、运动与娱乐功能、膝关节相关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作者增加了另外 14 项与患者工作职业、运动方式等相关的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向患者发送问卷调查,同时附带书面的知情同意书。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患者回复,则通过电话进行联系恳请患者参与研究。
在 2004 年至 2010 年期间共有 133 例胫骨近端骨折入院手术治疗。排除的 37 例患者:因胫骨结节骨折、术前影像资料不全、死亡等原因。剩余 96 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其中男性 37 例(38.5%),女性 59 例。有 60 例换寄回了问卷调查,通过电话联系又有 11 例患者完成了调查,随访完成率为 74%(71 / 96)。
截止调查时,该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 6.17 年,87.5% 的(84 / 96)患者骨折获得解剖复位,而无论是否解剖复位,患者的功能评分结果并无显著差异。有 2 例患者分别因为骨折不愈合和后外侧骨块继发性移位而再次手术。因为内固定物的激惹,有 40 例患者(41.6%)去除了钢板,去除内固定的平均时间为初次手术术后 1.21 年。有 7 例患者最终采用了关节置换手术,占 7.3%,平均为内固定术后 1 年。
该组患者的平均 KOOS 评分为 83.0%,在疼痛、其他症状、日常功能、运动与娱乐功能、生活质量方面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89.9%、91.1%、89.7%、72.5% 和 75.0%。完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 KOOS 评分中的「其他症状」评分和「运动 / 娱乐」评分要明显比部分关节内骨折患者要差,在其他 KOOS 评分方面关节内骨折患者的评分也要高于部分关节内骨折患者。但是不同年龄组患者的 KOOS 评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除去「其他症状」评分之外,单纯使用螺钉固定的患者的 KOOS 评分要明显高于钢板螺钉固定组患者。
在术后 1 年,有 39 例患者(40.6%)出现了膝关节炎的表现,胫骨双侧平台骨折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57.5%,23/40)患者出现了关节炎。但是根据统计学分析,在术后 1 年内以及受伤 1 年后均未发现影像学上的关节炎表现与患者膝关节功能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通过此研究,作者认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医生应告知患者长期预后功能可能不佳、可能需要去除植入物等风险,但是术后一年出现影像学关节炎表现却并不一定意味关节功能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