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讨论:肘关节损伤可怕(恐怖)三联征。
二、病史资料:男,35 岁,工人。高处跌落致左肘关节畸形、肿痛、活动障碍 3 天入院。伤后在外院行手法复位后来我院进一步诊治。体检:左肘关节肿胀明显,活动受限。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初步诊断:左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治疗过程:尺骨冠状突骨折块复位固定、桡骨小头骨折块复位固定、内外侧副韧带修复、可活动式外固定支架固定。辅助检查:见下列 X 线片。
三、需要讨论或考期待解决的问题:治疗方法选择是否正确?有无更好的处理方案?还存在哪些不足?
外侧切口显示:伸肌总腱及外侧副韧带从肱骨外上髁部撕脱,关节内结构已自行显露,不需要手术显露。
外侧切口显示:将碎裂移位的桡骨小头骨块复位,还有一小块碎裂无法复位固定,给予摘除。
外侧切口显示:用缝线固定桡骨小头骨折块
外侧切口显示:肱骨外上髁处拧入带线骨锚钉
外侧切口显示:肱骨外上髁处拧入带线骨锚钉,缝合修复外侧副韧带及伸肌总腱。克氏针为肘关节活动轴,为安装可活动外固定架做好准备。
内侧切口显示:屈肌总腱处已完全撕裂一纵形裂口,关节内结构自行外露,侧副韧带几乎看不到完整的撕裂边缘,切口中可见尺骨冠状突骨折块(止血钳头上方)。
内侧切口显示:于尺骨冠状突远端骨折面处拧入带线骨锚钉(经肘前皮肤戳孔),于近端骨折块上钻孔,将骨折块复位后,缝线于骨块所附腱性组织上缝合一针后打结固定骨块。
外侧显示:以标志肘关节轴的克氏针为中心,安装可活动式外固定支架。
内侧副韧带及屈肌总腱的修复也是采用带线骨锚,当时没有照术中像。
关于骨锚钉的一些资料。先看一下我们这例用的骨锚钉的形状,因为型号不同,有带双线的也有带单线的。我们本例用的是带单线的 3.5 mm。
对于术后选择石膏固定还是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主要考虑哪种外固定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肘关节损伤三联征主要的并发症:僵硬,复发性不稳定,异位骨化。避免僵硬发生的有效手段就是术后即可以活动(主动或被动)肘关节,石膏固定显然不能达到术后即开始活动肘关节,如果用石膏固定最短需要 2 周(有人建议 7~10 天),如果骨折固定较稳定,没有再移位或复发脱位的倾向,2 周时间是可以的,如果有骨折再移位或复发脱位的倾向,2 周时间可能不够,需延长至 4 周或 6 周。
此时肘关节才能开始活动,僵硬的机会已很大。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后,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以主动活动肘关节,也可被动活动,同时外固定支架可施加牵引力有效保护冠状突及桡骨头骨折不再移位,保护修复后的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不被牵拉撕裂,关节复发脱位不再出现。
去掉外固定架的时间取决于肘关节的稳定性、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增加和针道状况等。外固定架固定肱尺关节 3~6 周,有人建议外固定架平均使用时间为 8 周 (6—10 周)。术后 8 周后允许非限制性的关节活动锻炼。
术后三周时肘关节功能情况
术后三周时肘关节功能情况
术后三周时肘关节功能情况
术后三周时肘关节功能情况
术后 50 天,已拆除绞链式外固定,左肘关节屈伸情况:
术后 4 个月时屈肘功能
术后 4 个月伸肘功能
术后 4 个月伸肘功能
术后 4 个月前臂旋转功能
术后 4 个月前臂旋转功能
回答来自同事「jgz1232003 」的问题「 手术做的非常好,困惑我的是如何确定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轴?」
这个问题很重要,要想做好铰链式外固定支架,使其术后能允许肘关节在其伸屈轴上正常活动,不致于因为铰链轴与肘关节伸屈轴不同心,造成铰链式支架限制肘关节正常活动。
安装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肘关节伸屈轴(见下图)
第三步是沿轴心针放置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见下图)
原帖地址:http://www.dxy.cn/bbs/topic/1805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