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大多数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通过非手术的保守治疗获得康复。目前,研究表明肱骨近端骨折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因此医生应减少患者的完全制动时间。但是在骨折愈合前开展功能锻炼也存在一定骨折继发移位的风险。
为了详细了解导致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骨折继发性移位的危险因素,西班牙马德里的 Díaz医生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年龄以及初始骨折移位情况是导致继发移位的重要因素,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2月的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杂志上。
研究人员纳入2005年3月至9月之间因为单侧肱骨近端骨折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存在肩部既往外伤史的患者。最终有8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完成一年的随访。
受伤原因分别为平地摔伤75例(84%)、高能量损伤(交通事故、高处摔伤)8例(9%),运动相关损伤6例(7%)。内科合并疾病情况为心脏病(15例,17%)、糖尿病(10例,11%)、胃肠疾病(9例,10%)、肺部疾病(7例,8%)。
由同一位骨科医师进行治疗和管理,在受伤后的前两周,将患肢放于肩部制动器具内制动,然后在可耐受疼痛的情况下4周以上的被动的和主动辅助下的运动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前臂放置于吊带内进行保护。在6周时,去除肩部制动装置并开始进行肩关节伸展练习。12周的时候开始进行肩关节的抬高、内外旋弹性橡胶带力量练习,并持续3个月。
在受伤当时以及骨折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分别对双侧肩关节进行前后位、侧方Y位和腋窝位的X线检查。所有患者在受伤时均进行患肢的三维CT扫描,89例患者中有73例在骨折12个月时再次进行了三维CT扫描。将骨折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类型:后内侧(内翻)压缩型、外侧(外翻)压缩型、单纯的大结节骨折型和前内侧压缩型。
骨折后1年的X线及CT检查显示98%的骨折(87例)取得了骨性愈合,2例患者在外科颈位置出现了骨不连。有6例患者出现了影像学上的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患者具有剧烈的疼痛,而其余5例仅为轻微症状。
按照上述4种分类方式,本组患者中有46例(52%)后内侧压缩(内翻)型骨折,其中25例伴有大结节骨折,3例为大小结节骨折;13例(14%)为外侧压缩(外翻)型骨折,均伴有大结节骨折,其中5例同时合并小结节骨折。
15例(17%)为单纯的大结节骨折,其中3例就诊时存在肩关节脱位;6例(7%)为前内侧压缩骨折;除此之外,还有9例(10%)无法被归为上述4个骨折类型。按照Neer分型对X线及CT检查结果进行评估,36例(40.4%)骨折属于移位型骨折。
通过对比骨折时以及骨折12个月之后的影像学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后内侧压缩型骨折平均出现了9°的内翻移位、肱骨头7°的内旋以及3.2mm的向后短缩等三维畸形。在外翻压缩型骨折中,研究人员同样发现肱骨头的外翻倾斜角出现减少,肱骨头关节面出现前倾趋势。接近20%的大结节骨折其大结节骨块的最终移位程度超过5mm。
统计学研究发现,年龄与初始骨折移位情况是导致出现继发性骨折移位的主要因素。其中,年龄与后内侧压缩型骨折的外科颈移位进展存在联系,患者年龄越大,就更容易出现骨折的内侧和后侧崁插,并且肱骨头的后倾也会增加。并未发现性别差异会影响肱骨近端骨折的继发移位。
对于后内侧压缩型骨折,外科颈部位的初始移位程度与继发畸形相关,初始移位越大,1年后的骨折的移位情况就越大。与此相反,17%的大结节骨折出现了明显的继发移位,大结节骨块的初始移位(超过肱骨头关节面向后移位)程度越小,发生的继发性移位就越大,但是,这一现象可能受到肱骨头旋转角度的影响。
因此,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非手术保守治疗而言,治疗后的时间越长,骨折继发性移位加剧,肱骨头-肱骨干部位的相关关系对于骨折愈合非常重要,患者年龄越大以及初始移位程度越大,出现骨折继发移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大结节部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移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