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属于微创手术,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acrylate,PMMA)或人工骨达到强化椎体的技术。PVP 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kyphoplasty,PKP)开始于 90 年代末,后者出现晚了 10 多年,在吸取 PVP 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了改进。
PVP 两侧骨水泥弥散稍逊于中线区域,强斜位单侧穿刺实现通道建立至中线区域需要操作者把控好穿刺角度。PKP 虽然双侧穿刺实现均匀分布更为容易,但椎体两侧骨水泥弥散至中线区域的镶嵌连接却显困难。PCVP 单侧弯角椎体成形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手术方案,也使临床医生不再担心这些问题。具体优势有哪些?通过以下对比来看。
对比项目 | PVP | PKP | PCVP |
术式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kyphoplasty,PKP) | 经皮穿刺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 plasty) |
原理 | 穿刺完成后直接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 | 穿刺完成后先经过球囊扩张再注入骨水泥 | 穿刺完成后直接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 |
对比项目 | PVP | PKP | PCVP | ||
通道建立 | 单侧穿刺 | 双侧穿刺 | 单侧穿刺 | 双侧穿刺 | 单侧穿刺 |
费用 | 低 | 较低 | 较高 | 高 | 较高 |
手术时间 | 短 | 较长 | 较长 | 长 | 短 |
穿刺风险 | 双侧穿刺风险比单侧穿刺高一倍。 | 双侧穿刺风险比单侧穿刺高一倍,建立球囊的通道,需要扩张的较粗 | 仅需单侧穿刺 | ||
骨水泥弥散 | 自由弥散 | 自由弥散 | 球囊扩张使椎体内松质压实形成空腔,骨水泥在空腔中 | 定向弥散 |
对比项目 | PVP | PKP | PCVP |
骨水泥的分布 | 由注射位置向周围无序扩散 | 在椎体内形成球状 | 沿椎体弧形无缝弥散填充 |
骨水泥渗漏率 | 无法控制骨水泥弥散,导致渗漏风险很大。 | 一方面球囊扩张后留下的空腔周围的松质骨得到压实,制造了一个阻止骨水泥渗漏的屏障;另一方面降低了骨水泥注入的压力,因此骨水泥的渗漏大大减少。 | 对骨水泥的弥散方向予以控制,分点低压注射,单点注射量少,随时观察和控制骨水泥的弥散范围,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 |
从以上 X 光片来看,采用 PCVP 术式在多节段病椎手术效果也是较好的,还减少了手术创口,让椎体成形术在微创的概念上达到更深层次的升华。通过我们在上文中对几种椎体成形术式对比,PCVP 有一下几点优势。
1. 椎弓根穿刺入路,降低穿刺风险。
首先,PCVP 穿刺时操作者只需将穿刺针从椎弓根影左 10 点/右 2 点处小角度进针穿刺即可,利用弯角输送导管控制水泥流向,取缔强斜位穿刺至椎体中央骨水泥单一弥散的效果,也避免了穿刺针穿破椎弓根内壁而损伤脊髓及神经根。
2. 以点到面,多点注射,骨水泥弥散更均匀。
多点位注射,缩小单点骨水泥所需弥散范围,减轻骨水泥注射压力,更容易控制骨水泥弥散效果,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独特的输送导管设计可以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实现弧形,无缝弥散填充,不仅达到止痛的效果,更强化椎体,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降低二次骨折风险。
3. 单侧穿刺,节省手术时间。
PCVP 实现了穿刺针单侧穿刺骨水泥双侧分布的可能,相对于双侧穿刺减少了一次穿刺创伤,多椎体同时操作创伤小、节省手术时间。
4. 科学的生物力学结构,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
骨水泥沿椎体前中柱双侧均匀弥散对于重建椎体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及防止远期椎体侧弯及再发骨折具有重要作用。术式操作简单,大大缩短学习曲线。且搅拌注射系统一体化,简化了骨水泥操作步骤,避免水泥二次转移。
5. X 射线曝光次数减少,有效保护医生职业健康。
普通人在做体检或是术前检查时会担心射线有辐射,在影像引导下做手术的骨科医生,他们每天接受的辐射和射线照射比普通人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即使做了防护,长时间着厚重铅衣做手术,依然承受了更多的健康风险。PCVP 在操作过程中手术时间缩短,尽量避免让医生「少吃射线」。
当然,临床工作中,医生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症及其他相关因素,在术式选择上会根据病人多方面的综合情况去选择手术术式,PCVP 无疑让医生和患者又多了一种选项。
图片来源:宁波华科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