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2015 沈忆新教授:急性马尾综合征

2015-11-20 14:08 来源:丁香园 作者:叮咚小雨
字体大小
- | +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 COA 国际学术大会(COA2015)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沈忆新教授报告了《腰椎间盘突出源性急性马尾综合征的诊疗分析》。

其研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源性急性马尾综合征(Acute Cauda Equina Syndrome,ACES)处理的关键是早确诊、早手术。诊断 ACES 最重要的指征是括约肌功能障碍、肛周及会阴区痛触觉减退。手术方式应根据椎间盘突出类型、位置来选择,在保证彻底减压的前提下选择创伤较小的术式。其预后与术前神经损伤程度呈反比,功能恢复则以男性性功能恢复最差。

沈忆新教授的此项研究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源性 ACES 的诊治特点。回顾性分析 2009~2012 年收治的 19 例腰椎间盘突出源性 ACES 患者的病案资料,记录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机。临床疗效采用改良 Macnab 标准评价;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标准进行量化;应用 Annette Kettler 报导的椎间植骨融合率计算方法统计植骨融合率。

19 例患者随访平均 22 个月。手术时机(出现症状至开始手术):48~72 小时内 2 例,3~7 天内 7 例,7 天~1 月 10 例。手术方法:PLIF 手术 15 例,改良 TLIF 手术 4 例。

改良 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 5 例,良 11 例,可 2 例,差 1 例。平均 ODI 及 VAS 评分:术前 55.68%、7.82 分,术后末次随访 18.75%、2.09 分(7 日内手术患者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 18.45%、2.12 分,其中,2 例 48-72 小时内手术患者分别为 12.36%、1.48 分,7 日-1 月手术患者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 19.02%、2.08 分)。

末次随访 X 线均显示融合节段上下终板间有骨性连接,椎间植骨融合率为 84.21%。

根据以上结果,沈忆新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源性 ACES 处理的关键是早确诊、早手术。诊断 ACES 最重要的指征是括约肌功能障碍、肛周及会阴区痛触觉减退。手术方式应根据椎间盘突出类型、位置来选择,在保证彻底减压的前提下选择创伤较小的术式。其预后与术前神经损伤程度呈反比,功能恢复则以男性性功能恢复最差。

更多精彩内容,请至 COA2015  专题查看。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