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是骨骼肌肉系统的常见主诉,以肩袖撕裂为最常见病因。手术修补是治疗全肩袖撕裂的最有效手段。近年来,大多采用肩关节镜下进行微创肩袖修补,术后康复需时较长。无论开放还是微创,一般要求术后 4 到 6 周肩关节制动,然后 6 到 12 个月内循序渐进康复锻炼。新近研究对于患者肩关节制动及何时应该开始活动尚未取得共识。
有的医生认为,应该尽早让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持该看法的医生一般在术后 2 到 4 周让患者进行肩关节被动运动。若肩关节长时间不运动可导致术后肩关节僵硬,延缓患者康复的进程,影响工作。
为了明确肩袖撕裂患者在接受微创肩袖修补术后是否应该尽早活动肩关节;加拿大阿尔伯他大学的 Sheps 博士等专家设计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BJJ 杂志上,建议将何时开始康复锻炼的时间及方案,由患者和手术医生共同决定。
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及多中心原则,筛选出 189 名成年患者,他们曾在 2003 年到 2011 年因为全肩袖撕裂接受了关节镜下微创肩袖修补术。其中,97 位患者在术后尽早进行了肩关节活动,其余 92 名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肩关节制动。有 165 名患者(占总数 87%)在术后 24 个月进行了临床评估。筛选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的大体流程如下(图 1)。
图 1 筛选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大体流程图
结果发现:早期进行肩关节活动的患者,在术后能更多的使用患侧肢体,患肢悬吊的时间更短:17% 的患者无需悬吊患肢,且在可忍受的疼痛程度内在日常生活使用患肢;8% 的患者术后需悬吊患肢 6 周。在关节活动度方面,尽早进行肩关节活动的患者术后 6 周时,能更好的内收肩关节及上抬肩胛骨。在术后 3 个月时,其活动度与常规进行肩关节制动者已无显著差异。
在本次研究所涉的患者中,有 37 人(尽早活动者 17 人,肩关节制动者 20 人)在术后 24 个月进行随访时,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如冻结肩、持续疼痛等),有 5 人出现了多种并发症。
近期,有 3 项系统回顾结果表明,及早进行肩关节活动者能加强术后肩关节的稳定性,关节活动度亦增大。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缺少对肩袖强度的术后随访。近期有一项研究指较大范围的肩袖撕裂,其手术后愈合的方式有所不同。总结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也会得出类似的发现。不过,本次研究发现了一些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差异现象,而这些差异一般只在术后 2 年进行门诊复查时才能发现。
临床上,很多医生倾向于嘱咐患者尽早进行肩关节活动来减少术后肩关节僵硬的风险。据报道,有 15% 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肩关节僵硬,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及早进行肩关节活动似乎越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