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S2016:杨军林教授谈 PVCR 在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中的应用
5 月 21 日,在第九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CAOS 2016)脊柱畸形教程专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杨军林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经后路全脊椎切除(PVCR)在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中的应用》。
图1 会议现场
PVCR 用于重度脊柱畸形的指征包括:重度先天性畸形、角状畸形、严重侧后凸畸形、重度脊柱畸形翻修、重度脊柱畸形伴脊髓畸形。
PVCR 手术要点:精细简洁有效的操作可以减少术中并发症,完善的术前准备可规避手术风险,专业化的术后管理可控制并发症。
显露阶段要预防操作损伤,防止椎板未闭合和异常骨缺失出现;置钉阶段注意脊髓神经根监护,凸侧置钉矫形为主,减少置钉矫形风险;截骨矫形阶段引起诱发电位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血压、截骨操作、脊髓震荡、骨性压迫、截骨区半脱位、止血压迫、脊髓皱缩和过度矫正。
如何避免风险?维持截骨环境的稳定:体温在 36~37 度,血压 MAP 70~80 mmHg,血红蛋白 100 g/L 以上,稳定的麻醉管理。
肋横突和椎板切除:扩大椎板切除,预防脊髓皱缩形成压迫;胸神经根切断小于 3 条,预防脊髓缺血。
锥体切除:截骨操作要轻柔,磨钻截骨以减少震荡;截骨前临时棒固定,预防截骨脱位;药物止血,减少止血材料压迫脊髓风险。
缩短、前方支撑和矫形:双侧棒交替短缩,实施探查,避免错位及骨性压迫;减少前柱支撑,以简化操作,减少断棒风险;凸侧合拢矫形和原位弯棒,减少牵拉损伤风险;术前脊髓功能分型指导矫形,减少过度矫正风险。
术中操作安全判定依靠对诱发电位的监测:EP 变化率 32.9%,神经并发症 9.9%。
术前脊髓神经损伤高危因素评估:严重/僵硬/角状后凸,后凸畸形风险大于侧弯畸形,翻修术大于初次手术,伴髓内病变者如拴系、纵裂,神经功能异常者。
脊髓功能分型指导手术策略:重度侧弯脊髓功能分型分为 A 型(无症状+脊髓正常+诱发电位正常)、B 型(无症状+脊髓畸形和/或诱发电位异常)和 C 型(有症状脊髓损伤),如下图。分型手术指导原则:A 型原则是直接截骨,较大矫正;B 型原则是短缩截骨,适度矫正;C 型手术原则是减压后截骨短缩,适度矫正。
图2 脊髓功能分型指导手术策略
围手术期安全,要有专业化团队合作。生命安全控制,术前心肺功能及营养评估;操作风险预防,术前完善的影像评估;手术安全控制,术者、麻醉、护理及电生理思维一体;术后并发症控制,SICU、康复、营养、消化、护理等多专科紧密协作。
总之,脊髓功能分型可指导矫形策略选择,精准简捷的术中操作可减少脊髓神经损伤,准确的 EP 监测是手术安全的重要手段,专业团队合作是控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保障,慈善基金有助于提高并发症处理能力。
以上报道由丁香园发自四川成都,更多精彩资讯,敬请关注丁香园会议专题(点此查看 >>)及微信公众号骨科时间。
如何关注「骨科时间」?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如果亲是在手机端打开本条消息,请保存二维码,然后找到手机中所在位置并打开,长按即可识别)。
关注骨科时间 回复绑定送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