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1000 条关于 tv봉상단 텔그span777 구글광고 tv봉도배 tv봉홍보 tv봉상단 的文章

2012.09.19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

为促进我国心身医学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以及促进综合医院临床心身医学发展,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拟定于2011年10月20日—22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举办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心身医学专家做专题讲座,开展心身医学学术交流、心身干预与心身治疗技能培训。
一、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承办单位:
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
河北省中老年保健协会
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
河北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学组
二、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以“心身障碍人文关怀”为主题
三、会议征文
(一)征文内容
本次会议拟重点推动心身医学在综合医院应用和普及,促进临床心身医学学科建设,推动心身医学科研,促进心身医学临床应用,加强心身医学科学普及社区应用,立足心身医学,坚持创新科学发展观,将心身医学服务整合到临床。凡与心身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研究有关的内容均属于本次会议征稿范围。重点专题如下:
1、焦虑抑郁障碍的诊治新进展及综合医院心身疾病与精神障碍的识别、分类、诊断和鉴别
2、临床各科常见心身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心身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心理社会应激与心身障碍及心身干预与综合治疗
3、性心理与性健康
4、医患沟通与医疗纠纷的规避
5、睡眠障碍的相关问题
6、心理护理与医学人文关怀
7、心身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
8、健康管理中心身思想的运用
9、心身医学典型案例及误诊误治等等
10、心身评估、心身干预的方法与技术
11、心身医学学科建设与服务模式(心身医学发展与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和服务模式)
12、心身医学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心身健康管理、心身疾病预防
(二)征文要求
1、撰稿与投稿:凡国内外未公开发表过的论文,按中华医学系列杂志论文格式撰稿,包括全文和摘要,使用word编辑文档,A4页面打印,稿件封面注明个人简况(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或手机、电子邮件)。摘要内容力求科学性强,数据可靠,重点突出,文字精炼;(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2、论文截止日期:2011年9月20日,以邮戳为准。
3、参会论文请寄:将电子文档发送至大会专用投稿E-mail信箱:zhaijx@hebimi.cn和zhaijx@hotmail.com
四、会议时间
2011年10月20日—10月22日(10月20日全天报到)
五、会议地点
石家庄亚太大酒店(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青园街215号);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到达会场:
1、火车站乘坐106路,16路公共汽车到亚太大酒店;2、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打车(约100元)或乘机场大巴到省民航局站下车转乘42路公交车到达亚太大酒店;
六、学分授予及论文发表
届时将特邀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及论坛讨论,参会者可获国家I类学分。凡入选学术论文将编入《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心身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大会将对投稿论文进行评审,选出优秀论文(一、二、三等)、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组委会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推荐优秀论文发表到《临床荟萃》、《临床决策》、《医学哲学》、《行为医学》、《临床心身医学》、《临床精神医学杂志》杂志。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并参会交流。
七、会议收费
1、会务费:800元/人,2011年9月30日前注册费700元/人,研究生凭学生证费用减半(包括资料、学分费用)。
开户银行:农行东岗路支行
账户名称: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
账号:369 1010 4001 0622
2、住宿标准(四星级双人标准间):
亚太酒店:贵宾楼360元/间/天迎宾楼240元/间/天
如家酒店:标准间160元/间/天单间160元/间/天
3、回执:为确保代表住宿及返程,务请于2011年8月31日前将回执填好邮寄、传真或电话通知会务组。我们将根据您的回执提前为您安排住宿等,如无回执造成的接待困难将由您个人负责。宾馆有商务
中心可以自行订购机票、火车票等。
八、联系方式:
邮寄方式: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岗路89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李亚静 收 邮编:050031电话:0311—85917166
大会组委会E-mail信箱:hbxinshenyixuehui@163.com;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七届年会组委会

2012.09.19 全国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与感染控制高级培训班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

关于举办“全国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与感染控制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口腔诊疗器械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由于口腔诊疗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使用频繁,大多直接与患者黏膜接触,易受血液、唾液及分泌物污染,是造成血源性疾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工作,预防和杜绝由消毒灭菌不彻底而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是当前各级医疗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规范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决定举办“全国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与感染控制高级培训班”,培训班将邀请国内著名的口腔、消毒、院感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着重针对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并将与参会代表深入交流。培训班结束后,参会代表经考试合格将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1.各级卫生局医务科(处)长、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
2.各级CDC和卫生监督所负责消毒、感染控制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3.所有经核准开展口腔诊疗项目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感染管理科(办公室)、供应室、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器械消毒人员和卫生监督管理人员。

二、培训内容
1.目前国内外口腔器械消毒与灭菌新进展
2.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规章制度建立与落实
3.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方法选择与要求
4.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标准操作规程
5.口腔诊疗区域的建筑布局与环境消毒、灭菌
6.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效果评价
7.口腔诊疗中的交叉感染与控制措施
8.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感染控制相关措施
9.口腔医疗中的感染目标性监测
10.口腔诊室病原菌的危害
11.口腔科特殊材料的消毒灭菌
12.口腔手机、拔牙钳等诊疗器械的保养与维护
13.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14.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监督与管理
15.医疗废物处理与消毒灭菌
16.《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要求
17.《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培训方式及专家
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本次培训班将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煤炭总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等单位的专家主讲,并辅以答疑与讨论交流。

主讲专家: (排名不分先后)

张流波 卫生部消毒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消毒检测中心主任
李新武 卫生部消毒标准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消毒检测中心副主任
钟秀玲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督察组专家
刘翠梅 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医学会“医疗技术准入”评价专家、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委员、卫生部《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卫生标准》起草组专家
台保军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教授、党委副书记、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淑蓉 四川省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以上专家均已接受邀请将轮流主讲,每期具体授课专家以报到通知为准)

四、时间与地点 (开班前五天为报名截止日)
第一期 2011年7月29日— 8月3 日 大 连
第二期 2011年8月12日— 8月17日 成 都
第三期 2011年8月26日—8月31日 乌鲁木齐

五、培训费用与报名办法
参会的每位同志须交培训费90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并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填写好的报名表传真或Email至会务组:
电 话:010-82817422 82817455
传 真:010-82817455
Email:xiaodupeixun@163.com
联系人:黄 玉 石 爽
会务组将根据报名表寄发报到通知,告知具体地点、乘车路线、食宿及日程安排等具体事项。组织8人以上的单位设领队一名,领队免交培训费。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
二○一一年六月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口腔消毒6_8.doc

2012.09.19 2nd Asia-Pacific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eting

会议简介 WelcomeThe Presidents of IOF and ANZBMS along with the Local Organising Committee are pleased to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OF Regionals - 2nd Asia-Pacific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eting being hel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NZBMS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and JSBMR in September 4-8, 2011.The Asia-Pacific region is the largest growth market in the world in the bone field. As revealed by the IOF Asian Audit in 2009, it is anticipated that by 2050 more than 50% of all osteoporotic fractures will occur in Asia.With an active Asia-Pacific Office and 28 member societies from the Region,? IOF Regionals provide the first and only? annual opportunity for a truly Regional Meeting to occu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OF Meetings focus 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as well as cutting edge science in the field. ANZBMS meetings are the peak Bone and Mineral professional events in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egion and JSBMR serves the entire Japanese community wi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s in the area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The Meeting format includes plenary sessions, abstract presentations, poster presentations and viewing, Meet-the-Expert sessions, satellite symposia, award presentations, workshops and several social events.We hope to see you there!John A. Kanis,
President -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Rebecca Mason,
President -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Bone & Mineral Society
Program ? ?
Please see below for a draft program at a glance and preliminary seminar topics and associated titles. Please keep posted for more program details.PROGRAM AT A GLANCE - Please click here for a downloadable program at a glanceSEMINAR TOPICS
  • Biomechanics and Bone Measurement
  • Mark Forwood , "Why bones fail: structure and mechanics"
  • Ego Seeman , "Measuring microarchitecture"
  • Clinical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I
  • Hiroshi Hagino , "Incidence and prevention of second hip fracture in Japan"
  • John Kanis , "To BMD or not to BMD?
  • Markus Seibel , "Fracture liaison services"
  • Clinical Osteoporosis Management II
  • Jacqui Center , "Osteoporosis Management and Mortality"
  • Toshio Matsumoto , "New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 Philip Sambrook , "Osteoporosis:? what should we measure, what should we check, whom should we treat, and with what?"
  • Fracture Risk Algorithms: Soothsaying or Science?
  • Emma Duncan , "Genetics, bones and fracture"
  • John Kanis , Getting to Grips with FRAX: how it really works
  • Male Osteoporosis
  • Shigeaki Kato , "Estrogens, androgens and bone"
  • Eric Orwoll , "Osteoporosis in men"
  • Malignancy and Bone
  • Cory Xian ,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 for cancer chemotherapy-induced bone defects"
  • Toshio Yoneda , "Bone pain associated with cancer metastasis to bone"
  • Andrew Zannetino , "Myeloma and bone"
  • Non-Canonical Bone
  • Paul Baldock , "Bones and brains"
  • Caryl Nowson , "Bones and salt: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axis in bone"
  • Matthew Warman , "LRP5, serotonin and bone"
  • Osteoclasts
  • Natalie Sims , "Osteoblastic support of osteoclasts"
  • Nao Takahashi , "Quiescent osteoclast precursors"
  • Sanuo Takeshita , "Couplin"
  • Sakae Tanaka , "Regulation of activity and apoptosis of osteoclasts"
  • Osteoporosis in Oceania / Asia Pacific Region
  • Cyrus Cooper, "Secular trends in fracture incidence: Why are fractures increasing in Asia but falling in the West?"
  • Edith Lau , "Strategies for fracture prevention in Asia -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 Ambrish Mithal , "Strategies to overcome epidemic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sia"
  • Paediatric Bone Disease
  • Christopher Cowell , "Measuring a growing skeleton, and the effect of ethnicity on bone and body composition"?
  • Keiichi Ozono ,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trosis in the young"
  • Tania Winzenberg , "Nutrition and bone in children"
  • Paget''s Disease
  • Tim Cundy , "The epidemiology of Paget''s disease"
  • Stuart Ralston , "The genetics of Paget''s disease"
  • Rheumatology and Bone
  • Steven Goldring , "Inflammation and bone resorp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 Hiroshi Takayanagi , "Osteoimmunology"
  • Gethin Thomas , "Inflammation and bone formation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Skeletal Dysplasias
  • Seiji Fukumoto , "Hypophosphataemia and FGF23"
  • Matthew Warman , "Mouse models for Skeletal Dysplasias"
  • Andreas Zankl , "Skeletal dysplasias: a new approach"
  • The Effects of Ageing
  • Neil Binkley , "Sarcopaenia and ageing"
  • David Scott , "Sarcopaenia and Vitamin D"
  • Therapeutics in Osteoporosis: Controversies
  • Peter Ebeling , "The perils and pitfalls of antiresorptives"
  • Satoshi Mori , "Fracture healing- tissue changes with bisphosphonates"
  • Alvin Ng , "Atypical Subtrochanteric and Diaphyseal Femoral Fractures -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 Speaker to be confirmed , "The positives of bisphosphonates"
  • Workshop on Bone Regeneration
  • Simon Cool , "Stem cells and fracture repair"
  • Yunfeng Lin , "Adipose Stem Cells and Craniofacial Regeneration"
  • Hala Zreiqat , "A basis for building bone:? novel nanocomposite scaffolds for new bone growth"

2012.09.19 第五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

Session 5: Electroanalysis/ Sensors
Chairman: Ruqin Yu, Erkang Wang
A study on the heavy metal pollutant trace analysisErkang WangCAS-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hina
Chiral transferring and amplification in anion binding to α-aminoacid based N-amidothiourea receptorsYunbao JiangXiamen University/ China
Specific Assay of Cell Surface Carbohydrates Based on Biofunctionalization of NanomaterialsHuangxian Ju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High-Throughput Droplet-Based ScreeningQun Fang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Breaking new Boundaries :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Chr. TyeAgilent Technologies Singapore/ Singapore
Session 6: Analysis of Food and Pharmaceuticals/ TCM
Chairman: Xinmiao Liang, C.W. Huck
Methodology for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Complex SamplesXinmiao LiangCAS- Dalian Institute for Chemical Physics, Dalian/ China
Novel Analytical Tools for Quality Contro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W. HuckLeopold-Franzens University Innsbruck/ Austria
New Aspects of Sports Drug TestingM. ThevisGerman Sport University Cologne, Cologne/ Germany
Impurities in Herbal Drugs and Preparations considering TCM and other Chinese Herbals for ExportG. TittelLAT GmbH Graefelfing/ Germany
USP Perspective on Current Trend on Analysis of Foods, Pharmaceuticals and TCMShawn F. DressmanU.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USA
RIGOL L-3000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alysis and TestMeiyang ZhouRigol Scientific, Inc.
Post
联系方式:张 灿,中国化学会
电话: 010-62568157
传真: 010-62568157
E-mail: zcc@iccas.ac.cn赵晨光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021-20205579
传真:021-20205688
E-mail: zhao.chenguang@mmi-shanghai.com2010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0)时间:2010年9月15日-17日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W1-W2馆
更多同期活动:
•第五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
•“蛋白质组学与疾病”专题研讨会
•色谱技术中德论坛: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
•FDA/EU认证:实验室质量控制
•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小分子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代谢组学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上的进展
•展商技术交流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是从事化学或与化学相关专业的科技、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注册登记的学术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化学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化学会于1932年在南京成立。1959年,中国化学会曾与中国化工学会筹委会合并成立中国化学化工学会。1963年又分为化学、化工两个学会。中国化学会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FACS)等5个国际组织的成员。中国化学会和国外许多化学学会及与化学有关的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更多会议信息以及更错中国化学会学术活动,请点击: http://www.ccs.ac.cn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是分析和生化技术领域的国际性博览会,专门面向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凭借着analytica 的国际品牌,analytica China 吸引了来自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分析、诊断、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厂商。继2002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analytica China 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分析、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和网络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业内领军企业全面展示最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最佳平台,这也是该展会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展商和观众的关键所在。同期举办的analytica China国际研讨会也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其聚焦整个行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和行业技术相互传递的理想平台。详情请登录:www.a-c.cn

2012.09.19 FDA-China(生物芯片/生物信息/高通量测序)前沿技术研讨会

2009年9月25-27日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李冰路151号解析展望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毒理基因组学和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安全性评价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FDA MAQC – 2项目 (生物芯片质量控制项目第二阶段)与SEQC项目(测序质量控制)总结提供与在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新一代测序技术领域的国际杰出科学家和专家交流互动的机会提供与应用芯片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国际制药与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及中国供应商的交流平台参观上海张江生物园区内生物医药公司及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提供在当地制药/生物技术公司和研究实验室的求职机会联合主办单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DA,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会议主持: Dr. Weida Tong (US FDA), 金刚博士 (SBC/ShanghaiBio), and Dr. Tieliu Shi (ECNU)论坛主题报告人/嘉宾:FDA在安全检测及临床研究中芯片、生物信息技术及新一代测序技术资深国际科学家与专家。国内芯片、生物信息技术及新一代测序技术领域知名科学家。Affymetrix, Illumina, Agilent, ABI和Roche等公司的应用科学家。参会者:应用芯片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国内学术研究实验室或生物医药公司在医药研发及临床应用领域应用芯片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国际医药公司对毒理基因组学感兴趣的药品安全检测专家或毒理学家会议日程9月25日,周五8:30 am – 9:00 am: 注册9:00 am -9:30 am: 开幕式主持: 金刚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开幕致词:Dr. Weida Tong, Director of Center for Toxicoinformatics, NCTR/FDA, US欢迎词:王兰忠,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总经理赵国屏,院士,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第一天会议议程:9月25日,周五FDA MAQC-II (MicroArray Quality Control) project review and summary, and microarray perspectives in safety assessment and clinical studies上午会议主持:Dr. Weida Tong (NCTR/FDA, US, Director of Center for Toxicoinformatics)9:30 am – 10:10 am:The FDA-led MicroArray Quality Control (MAQC) Project: Enabling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for Predictive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Leming Shi, NCTR/FDA, US10:10 am-10:40 am 茶歇10:40 am – 11:20 am:Cross Tissue Inference: Genomic indicators of hepatotoxicity conferred through perturbed systems in the blood Pierre Bushel, NIEHS/NIH, US11:20 am – 12:00 pm:Consistency of Predictive Signature Genes and Classifiers Generated Using Different Microarray Platforms Xiaohui Fan, 浙江大学12:00 pm – 1:00 pm: 午餐下午会议主持:Dr. Rick Paules (NIEHS/NIH, US, Director of NIEHS Microarray Group)1:00 pm – 1:30 pm:Integrative Analysis of Dynamic Networks on Pathway Level for Disease Gene Signature Discovery Tieliu Shi, 华东师范大学1:30 pm – 2:00 pm:Presentation titleXuegong Zhang, title2:00 pm – 2:30 pm:Simple algorithm is not simple - A lesson learned from MAQC-II May Wang, George Technology Georgia and Emory University, US2:30 pm – 3:00 pm:
Revealing the biology of predictive gene signatures: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AQC II classifiers Dr. Richard Brennan, GeneGo Inc., US3:00-3:30: 茶歇3:30 am – 4:00 am:芯片技术在医药及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的应用金刚博士,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4:00 am – 5:00 am: Current and newly lunched technologies from microarray vendors (Affymetrix, Illumina, Agilent, NimbleGen)互动座谈主持: 金刚博士5:00 pm – 6:00 pm: 互动座谈 (Microarray vendors/users/service providers, 参加第一天会议的所有演讲嘉宾)6:00 pm – 7:30 pm: 交流晚宴 (SBC一楼大厅)第二天会议议程:9月26日,周六Toxico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Perspectives in Safety Assessment and Clinical Studies8:30 am – 9:00 am: 注册上午会议议程: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会议主持:Pierre Bushel博士 (NIEHS/NIH, US), Head, Microarray and Genome Informatics9:00 am – 9:30 am:Epigenetics - A perspective in toxicogenomics Jurgen Borlak, Fraunhofer Inst. Tox. Exp. Med., Germany9:30 am – 10:00 am:An 'Omics'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Biomarkers of Adverse Effects Rick Paules, NIEHS/NIH, US10:00 am – 10:30 am: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the bone marrow after benzene exposure in C57BL/6 and C3H/He mice : common gene expression and stochastic gene expression Tohru Inoue,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 Japan10:30-11:00:茶歇11:00 am – 11:30 am:Presentation title Jing Ma, Director of National Shanghai Drug Safety Assessment Center)11:30 am – 12:00 pm:TBD12:00 pm – 1:00 pm:午餐Afternoon Session: 生物信息技术Bioinformatics会议主持: Yixue Li博士, Director of Shanghai Bioinformatics Center1:00 pm – 1:30 pm:On the Use of Functional Module Defini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Genomic Experiments Dr. Joaquin Dopazo, Head of the Bioinformatics and Genomics Department, 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Príncipe Felipe (CIPF), Valencia, Spain1:30 pm – 2:00 pmPredictive Modeling with Bioinformatics Alison Motsinger-Reif,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S2:00 pm – 2:30 pm:Reporting standards for omics data: instruction for use Susanna Sansone,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UK2:30 pm – 3:00 pm:ISA Infrastructure - Assisting Users to Report Experimental Metadata Philippe Rocca-Serra,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UK3:00 pm -3:30 pm:茶歇3:30 pm – 4:00 pm:生物信息技术在科学研究实验室的应用 Dr. Yixue Li, Director of Shanghai Bioinformatics Center4:00 pm – 5:00 am:ArrayTrack (FDA在线数据分析系统) Hong Fang, NCTR/FDA, US5:00 pm – 5:30 pm: SAS (SBC Analysis System,SBC在线数据分析系统)互动座谈主持: Weida Tong, Director of Center for Toxicoinformatics, NCTR/FDA, US5:30 pm – 6:00 pm: 互动座谈 (参加第二天会议的所有演讲嘉宾)6:00 pm – 7:30 pm: 交流晚宴 (自助餐,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楼大厅)7:30 pm: 班车接送至浦江游览8:00 pm – 9:00 pm: 浦江游览第三天会议议程:9月27日,周日新一代测序技术8:30 am – 9:00 am: 注册上午议程: 新一代测序技术研讨主持: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9:00 am – 9:30 am新一代测序技术研讨 肖华胜博士,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9:30 am – 10:15 amIllumina Solexa (Illumina China)10:15-10:30 茶歇10:30 am -11:15 amABI SOLID3 (ABI China)11:15 am – 12:00 pm:Roch 454 and NimbleGen exon enrichment技术 (Roche China)12:00 pm – 2:00 pm: 午餐主持: Weida TongThe SEQC Project Leming Shi, titleChina 1000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project BGI speaker请将注册表发送至:Jennifer.Zhou@ShanghaiBio.com
酒精湿化吸入治疗急性肺水肿,是「失传的手艺」还是「淘汰的技术」?

2020.09.28 酒精湿化吸入治疗急性肺水肿,是「失传的手艺」还是「淘汰的技术」?

肺水肿,然后选择三种消泡剂,分别是三油酸山梨酯(Span 85)、乙醚与乙醇吸入治疗,结果发现前两基本无效,而乙醇吸入有明显治疗效果,联合吗啡治疗效果则更佳
丁香园专访UpToDate总裁兼总编Denise S. Basow女士

2012.03.14 丁香园专访UpToDate总裁兼总编Denise S. Basow女士

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等教科书的传统出版商和诸如Ovid、UpToDate、Medi-Span、Facts&

2012.01.31 SCI 论文常用经典句型

with this narrowly defined model. They tend to span broad activities and require consideration

2011.12.30 SCI论文写作常用经典句子

to span broad activities and require consideration of multiple aspects.l

2012.09.19 “弗戈制药工程国际论坛2012”将在沪举办



2012年6月28~29日,由弗戈工业媒体集团、PROCESS《流程工业》杂志主办的“弗戈制药工程国际论坛2012”将在上海浦东盛高假日酒店召开。此次论坛是继2009年天津、2010年北京、2011年上海成功举办后的第四届“制药工程国际论坛”,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内外大型药企、知名工程公司及制药生产解决方案供应商等数位专家将在本届论坛上做精彩演讲,

2012年初,《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规划明确至2015年末,医药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目标分别为年均增长20%和16%,医药市场面临着扩容、变局和产业门槛的提升,国内的制药企业将更加关注项目建设与改造、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等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有鉴于此,《流程工业》杂志2012年将在上海继续举办广受业内认同的“弗戈制药工程国际论坛”,整合各方资源,满足听众对于制药工程项目建设及工艺创新方面技术进展的迫切需求。

本届论坛将分为无菌制剂、固体制剂及原料药、信息化及自动化、生物制剂四大分论坛,从不同类型药品生产工艺的角度,全面解读无菌制剂、固体制剂、生物制剂药厂从项目设计、建设、运营、验证到具体生产的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等内容。论坛将邀请来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的专家总结和分析目前GMP审查过程中关注的热点和发现的问题,为听众答疑解惑。来自百时美施贵宝、中美史可、华瑞制药、正大天晴、天士力之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药企的专家也将分享成功经验,和现场听众进行互动交流。

对比前几届制药论坛,本届论坛在信息化与自动化分论坛、生物制剂论坛增加了很多亮点。随着药厂对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多,论坛特邀请了来自西门子、IBM、ABB等自动化企业巨头分享其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和项目成果。对于“生物制药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带来的政策利好局面,国内的生物高科技企业将在未来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重点发展。本届“生物制剂分论坛”将有来自PM、日晖等大型外资工程公司介绍成功案例,也邀请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天坛生物等国内领先的生物制品生产厂商分享工艺优化和先进技术应用的经验,此外,制药生产解决方案供应商还将进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探讨。

作为对演讲之外的重要补充,论坛主办方将安排各分论坛的专题专场讨论会,希望能够借此契机促成更多卓有成效的专业交流和商务洽谈。

欲了解更多关于本届论坛的详情,请访问弗戈制药工程国际论坛官方网站:http://www.vogel.com.cn/top/2012zhiyaogongcheng/index.html

关于PROCESS《流程工业》

德国弗戈媒体集团成立与1891年,历经120年的发展,目前成为拥有20多家子公司的国际专业媒体集团,为机械、汽车、电子、化工、制药和实验与分析等行业提供100多种纸介期刊。

PROCESS《流程工业》是德国PROCESS全部版权在中国的惟一授权杂志,创刊于1998年,以新闻资讯、人物专访、热点论坛、技术专辑、大事回放、展会追踪、商务连线等形式全面报道,深度分析流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工艺、技术和设备信息及典型案例,为中国石油石化、化工、制药、环保水处理等流程行业提供领先实用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2012.09.19 2012中国生物医疗投融资峰会

2012中国生物医疗投融资峰会(CBHIS)

关于本次会议
中国生物医疗投融资峰会(CBHIS)由三江资本主办,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会议。本次峰会将于2012年5月9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参会人数超过300人。届时100多名来自顶级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的代表,以及200多名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创业精英、跨国企业与上市公司高管将莅临本次会议。
本届峰会将采用主旨演讲、圆桌讨论、项目路演等形式,围绕“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这个主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资本和生物医疗产业发展的合作共赢之道。
谁最需要参会?
寻求外部专业投资人的生物医疗企业
寻求项目落地和资金支持的生物医疗领域的创新创业团队
寻求产业化合作机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
寻找潜在投资项目的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
有志于在生物医疗行业投资的私人投资者、投资公司
寻求商业合作和并购机会的国内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
有意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或园区
有兴趣了解最新生物医疗行业投融资动态的投融资从业人员 行业覆盖:医药、医疗器械、医疗设备、诊断、医疗健康服务、生物技术等
大会网址www.biocapital.cn
主 办 方: 三江资本
大会时间: 2012年5月9日
大会地点: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
联 系 人: 赵柳燕(Karen Zhao)
电 话: 021-5015 9388 转 8002
手 机: 182-1730-3600
传 真: 021-5015 9355
邮 箱: cbhis@tririvercapital.com
会 议 日 程 2012.05.09
08:30-09:00 大会报到、登记
09:00-09:05 主办方致辞
09:05-09:15 嘉宾致辞
09:15-10:00 Panel 1:创业孵化与政府支持
嘉宾: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生物医药园区代表
10:00-10:15 茶歇
10:15-10:30 主旨演讲1
10:30-11:15 Panel 2:天使投资与产业发展
嘉宾:张江科投、中新创投、三江天使、私人天使等
11:15-12:00 Panel 3:企业并购与合作
嘉宾:跨国药企、国内上市公司高管、PE/投行代表
12:00-13:30 午餐
13:30-13:45 主旨演讲2
13:45-14:45 Panel 4: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和投资策略
嘉宾:晨兴创投、富达亚洲、维梧创投、凯鹏华盈、启明创投、
百奥维达、奥博医疗资本
14:45-15:00 茶歇
15:00-17:30 10家企业路演及嘉宾点评
17:30-17:40 主办方致结束语
资料下载:

2012.09.19 第四届中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国际研讨会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12China(Shanghai) on Key Technologies

for New Drug Innovation and Manufacture时间:2012年4月14~16日 地点:上海世博洲际酒店根据科技部、工信部等近期颁布的我国《“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十二五”时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推进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等各子领域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快速发展。而新药创制关键技术是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和引领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提升我国制药工业发展技术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在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产业技术促进联盟将再度联袂GE(中国)医疗集团拟定于2012年4月15~16日在上海举办“第四届中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国际研讨会(KeyTech'2012)”。本届研讨会将重点围绕药物发现、中试放大与工程化集成、规模化生产中核心关键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和全球药物创新与产业化发展趋势,邀请政府主管部门有关领导,以及国际、国内各有关领域顶级科技和产业化专家,做精辟分析和互动交流。现将有关会议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地点1、时间:2012年4月14日全天报到,4月15-16日正式会议。2、地点: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上海浦东新区雪野路1188号,世博园区内)二、组织机构1、支持单位: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2、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产业技术促进联盟3、协办单位:GE(中国)医疗集团4、承办单位:北京华创阳光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奉贤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奉贤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媒体合作: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生物谷、生物通、慧聪医药网、丁香园、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米内网、维普资讯、仪器信息网、医学会议在线;《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中国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世界》、《中国新药》、《中国药学》、《药物分析》、《生物产业技术》、《医谷杂志》。三、会议内容第一部分:开幕式(时间:2012年4月15日 8:30 AM,地点:2层大宴会厅)

主持人: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芮国忠 主任第二部分:主题报告(时间:2012年4月15日09:00 AM,地点:2层大宴会厅)

1、题 目:“十二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发展与技术能级提升路径

报告人:任志武,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确认中)

2、题 目:“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药注册技术审评与质量标准进展与趋势

报告人:张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 司长

3、题 目:我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与突破

报告人:肖诗鹰,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副主任

4、题 目:全球药物创新的新路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报告人:丁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确认中)

5、题 目:New technologies support drug innovation from R&D to manufacturing

报告人:LottaLjungqvist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生物技术研发总裁第三部分:新药发现关键技术(时间:2012年4月15日13:30 PM,地点:2层大宴会厅)

1、题 目:分子标靶发现与药物筛选

报告人:杜冠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2、题 目:纳米药物制剂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人:李亚平,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主任

3、题 目: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前生产技术研究

报告人:谢良志,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4、题 目:脂质体药物专利技术发展趋势

报告人:刘俊香,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药物制剂处处长

5、题 目:再生医学与新药发现

报告人:钟忠,GSK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药物发现技术部高级总监

6、题 目:药物质量控制和分析新技术

报告人:Fredrik Sundberg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战略市场开发总监第四部分:GE之夜欢迎晚宴(时间:2012年4月15日18:30 PM)(GE医疗集团赞助)第五部分:药物中试放大与转化(时间:2012年4月16日08:30 AM,地点:2层大宴会厅)

1、题 目:全球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前景Global Biosimiliar Market trends

报告人:Guenter Jagschies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战略客户关系高级总监

2、题 目:生物制药CMO在中国的发展

报告人:陈智胜,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及生物制药首席技术官 3、构建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做为关键技术集聚创新的新模式

报告人:马奇明,无锡新区太湖科技园管委会主任

4、题 目: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报告人:倪健,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5、题 目:利用Capto平台解决抗体片段纯化的挑战

报告人:Mats Gruvegard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第六部分:药物的规模化生产(时间:2012年4月16日13:30 PM,地点:2层大宴会厅)

1、题 目:QbD和DoE 在胰岛素工艺研发中的应用

报告人:Annelie Sköld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

2、题 目:重组疫苗研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报告人:张爱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科研部副部长(确认中)

3、题 目:Develop Quality Biophamaceutical Products in Chin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报告人:吴幼玲,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4、题 目:研发与产业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生仿药的挑战

报告人:周新华,上海嘉和生物药业CEO

5、题 目:新GMP标准下的工艺验证

报告人:杨红艳 通用电气FastTack 科学家

6、题 目:包含精益生产在内的企业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人:GünterJagschies 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战略客户关系高级总监第七部分:专题活动:药物发现前沿和手段——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最新应用,助力新药发现(时间:2012年4月16日)

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 作为小分子药物和生物药物发现和开发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供应商,整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和微量热技术(Microcalorimetry)的独特的无标记平台、以及从高内涵至高分辨率细胞成像平台,一直以来都在为客户量身打造从药物靶标发现、基于结构的小分子药物以及生物药物如抗体等的筛选和优化,以及高内涵、高分辨率发掘细胞效应的创新方案。本届研讨会期间,将举办专题活动,内容如下:

1、非标记生物物理技术加速药物开发

2、药物筛选和优化应用实例

3、保留时间和识别时间对于药物开发的重要性

4、利用干细胞技术实现药物早期毒性预测

5、超高分辨率成像和钙离子通道研究

6、解密INCELL 高内涵分析的信息第八部分:参观GE(中国)总部和研究开发中心(张江开发区)(时间:2012年4月17日上午)

本次会议期间,我们特为参会代表安排到位于上海张江的GE(中国)总部和研究开发中心参观考察,有意向参加者请提前报名。四、论文征集在总结往届研讨会经验基础上,本次研讨会特设论文征集环节,面向广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单位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研究、课题研究、工艺技术改造等论文。入选文章,大会将统一整理成论文集随大会资料一起发放,并优先安排在《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中国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世界》、《中国新药》、《中国药学》、《药物分析》、《生物产业技术》等杂志发表。欢迎大家踊跃赐稿!五、参会费用本次会议参会代表须缴纳注册费2000元/人,包括会务费、资料费、午餐、晚宴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费用详情请见报名表)。请在确定报名后将注册费汇至如下指定帐户:户 名:上海奉贤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户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奉贤支行帐 号:110 115 1373 2502六、报名办法

热忱欢迎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开发公司、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药研发服务机构,以及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药物孵化基地,以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课题承担单位的负责人、专业技术骨干踊跃报名。

联系方式如下: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北京)电 话:(010)51665863-879/828/829传 真:(010)64014452或51665863-889联系人:秦璇、周雪梅、刘志宏E-mail:forum@pharmtec.org.cn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电 话:(021)37195217、37195801传 真:(021)37195217联系人:陆燕、谈建国、彭雷E-mail:fxbiotech@pharmtec.org.cn附件:第四届中国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国际研讨会通知及报名回执表下载.docx

二0一二年三月十日

上一页 1 2 3 ... 47 48 49 50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