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1000 条关于 일본서버㎄ hotkr.Net √홍콩클라우드서버⇔중국서버호스팅㎣미국IDC⊆해외서버임대㎙게임서버#DDoS방어서버┳사설서버 的文章

2012.09.19 “为伤痛包扎”——无国界医生志愿人员救援经验分享

各位医学界朋友,您好!
无国界医生将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举办名为“为伤痛包扎”的救援经验分享会。届时中国内地最先加入无国界医生的两位医务工作者-屠铮和张定宇,将亲临现场,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中国医疗队成员,面对面交流分享人道救援工作。讲座的最后环节,他们还将一起接受观众的提问。
分享会将于八月三十日下午三点至五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楼十七楼准时开始,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现场参加,并与无国界医生以及国家医疗队成员面对面畅所欲言。
屠铮和张定宇简介:
屠铮和张定宇是中国内地最先加入无国界医生的两位医务工作者。从2007年开始,屠铮先后在利比里亚、土库曼斯坦、斯里兰卡、南苏丹和巴基斯坦的项目,参与前线医疗及人道救援工作。张定宇此前曾作为中国医疗队一员,在阿尔及利亚和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他于2010年加入无国界医生,并于同年12月前往巴基斯坦,参与无国界医生在当地的人道救援工作。

如果查询,请联系
无国界医生广州代表处 020-8336-7085
无国界医生广州代表处 中国联络经理 赵艳平 13602491710
无国界医生广州代表处 媒体主任 曾蔚彬 13229960958

2012.09.19 口腔局部麻醉及口腔门诊急救课程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麻醉专委会主办,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承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口腔局部麻醉及口腔门诊急救课程”(项目编号:口继教字2011-7 )定于 2011 年 8月18日-19日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举办。内容主要包括目前全球口腔局部麻醉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口腔门诊局部麻醉操作规范及风险规避,牙源性疼痛的诊断和牙髓治疗的疼痛控制,如何及时正确地对出现麻醉意外的门诊患者进行急救等。课程将由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临床一线专家进行理论授课、操作演示与临床指导练习。
研修班内容及课程安排:

时间:2011年8月18 日- 19 日
地点: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8楼会议厅(理论课) 临床练习(三楼牙体牙髓科6诊室)
学费900元/人 (含第六版口腔局部麻醉手册一本)
备注:1. 授予中华口腔医学会 Ⅰ 类继教学分 2 分
2. 免费提供工作午餐,其他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联系人:麦穗 联系电话:020-83861544 传真:020-83822807
司琰 联系电话:13632310586

2012.09.19 国际标准化生物样本库的管理与质量控制会议暨2011年上海生物样本库建设研讨会

会议简介  

会议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生物技术、各类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与转化医学(Translation Medicine)成为国际医学健康领域的重要概念。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可建立起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使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能快速转化为临床的诊疗方案(Bench to Bedside),让患者受益。

?临床生物样本作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宝贵资源,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基石。随着转化医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对于高质量生物样本的需求越来越庞大。2009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创建全美首个国家级的人类生物样本库,用来研究治疗各种疾病的新方法,该工程同年被《TIMES》杂志评为“2009年改变世界的十大观念”。泛欧洲生物样本库与生物分子资源研究平台(BioBanking and Molecular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BBMRI)成立于2009年,通过协调生物样本资源来促进欧洲国家范围内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成立至今,有来自欧洲24个国家超过200个机构加入了这一平台,样本的资源数量超过1000万例。

中国有庞大的临床样本资源,且有能力将其妥善处理加以保存。生物样本库将是未来数十年生物技术和医药企业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是决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能力的关键点之一。目前国内各方面都在推进样本库的建设,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交流与沟通,不同的样本库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在管理和质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同国外的样本库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建立适合现代转化医学发展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生物样本库,自2008年起,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上海市成立了以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为第三方协作单位,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及15家三级医院共同组成的、多家单位协作的上海生物样本库资源网络(Shanghai Biobank Network, SBN),共同推进标准化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工作。在过去三年里,为促进生物样本库建设过程中的有益知识和技术方法的传播,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成功举行一系列针对性的讲座和学习班,多次邀请国际国内在生物样本库建设方面的专家和负责人齐聚上海,分享其在高水平生物样本库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心得。

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的内容集中于国际标准化生物样本库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为此我们邀请泛欧洲生物样本库与分子生物资源研究中心(BBMRI),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和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等国际知名生物样本库建设主体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国内的知名样本库负责人介绍其在高水平样本库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通过本次会议,将加强国内国外相关从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尽快促进统一标准的出台和后续生物样本库的利用。

会议主题

主题一:生物样本库的管理及生物样本库资源网络的管理
主题二:生物样本库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主题三:生物样本库建设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会议特色

  • 国际标准:国内首次与泛欧洲生物样本库与分子生物资源研究中心(BBMRI),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合作,引入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标准及质控体系。

  • 专业性强:会议邀请Kurt.Zatloukal,Georges.Dagher,Paul.Downey,杜祥,张勇等国内外从事生物样本库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一线专家作报告,融合样本库最新的管理理念,质控体系和技术方法,结合各类样本库建设的实例,帮助参会代表在短时间获得规范和先进的样本库建设的知识与经验。

  • 实用性强: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在广泛吸纳了往届参会代表的大量意见反馈以及样本库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后,经权威专家的反复提炼,会议内容涵盖了欧洲著名生物样本库的管理与建设,OECD样本库最佳实践规范的解读,肿瘤样本标准化的收集与保存,样本库质量管理体系中的ISO标准等内容。

  • 影响力大:本次会议将邀请全国各知名高校,研究所和医院的管理者和专家与会,他们是各单位生物样本库的建设规划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会议将提供一个高端的平台,给参会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大会将与多家权威媒体合作,提高大会的影响力。

演讲嘉宾

 

Kurt Zatloukal 博士
泛欧洲生物样本库与分子生物资源研究中心(BBMRI) 协调官
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病理研究所病理学教授
Bruno Clement 博士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 研究总监
法国生物资源国家委员会主席
法国雷恩大学病理学教授
 
Paul Downey MBA
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 运营总监
Georges Dagher 博士
泛欧洲生物样本库与分子生物资源研究中心(BBMRI) 资金与融资部主任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 临床研究部副主任
 
Paul Hofman
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医院教授
法国CHU-CLCC肿瘤样本库负责人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ERI-21/EA 4319项目负责人及生物资源中心主任
甘荣兴 MBA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杜祥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病理科主任
李士林 研究员
中国医药城泰州(复旦)健康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张勇 博士
华大基因研究院副总裁,蛋白平台负责人
华大国家基因库主任

会议注册

报名对象

本次会议面向制药、生物医药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和医院的相关专业人士:
研究所、高校、医院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
研究所、高校、医院样本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制药、生物医药企业的研究人员
制药、生物医药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
临床研究人员
医院各临床科室、病理和检验等医技科室人员

注册费用
研究所、高校、医院人员注册费用为1200元/人
制药、生物医药企业人员注册费用为4000元/人

付款方式

支付方式一:银联卡在线支付
支付方式二:银行汇款
户名: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开户行:02210-工行上海市淮海中路第二支行
银行账号:1001221009068103831
汇款注明:生物样本库会议
支付方式三:现金付款(请到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田林路140号二楼,完成付款)

备注
1. 发票于会议当日凭身份证原件发放;如单位报名需快递发票的,请在报名邮件或传真中注明;
2. 如因特殊原因取消参会的需在会议开始前至少7个工作日向工作人员申请退费,逾期恕不退费,敬请谅解;
3. 注册费用包含会议期间的工作午餐及茶歇及资料费,其余食宿自理。
4.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会议日程

 

注册
7月7日10:00-17:00所有参会者注册、报到
地址上海银河宾馆一楼大厅
7月8日08:00-17:00所有参会者注册、报到
地址上海银河宾馆三楼龙凤厅
 
第一天:7月8日 星期五 主题:生物样本库的管理
 时间主题发言人
开幕08:30-09:00欢迎词甘荣兴
第一部分会议09:00-12:00生物样本库的管理及样本库网络资源的管理Kurt.Zatloukal,
Paul.Downey等
午餐
第二部分会议13:00-16:30生物样本库的最佳实践规范与建设经验Bruno.Clement,
Georges.Dagher等
 
第二天:7月9日 星期六 主题:生物样本库的质量控制
 时间主题发言人
第三部分会议08:30-12:00生物样本库的质量控制Paul.Hofman,
张勇等
午餐
第四部分会议13:00-16:30生物样本库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杜祥,
Christian.Demanze等
 
第三天:7月10日 星期日 主题:生物样本库建设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时间主题发言人
第五部分会议08:30-12:00生物样本库建设中伦理问题的探讨胡庆澧教授等

电话:021-33676666转培训中心

2012.09.19 第二届全国肺癌及介入肺脏病学学术论坛

第二届全国肺癌及介入肺脏病学学术论坛通知(温州,2010年10月29—31日)为进一步提高肺癌和介入肺脏病学的学术水平,推动介入肺脏病学技术的规范应用,中华医学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和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将于2010年10月29--31日在浙江温州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肺癌及介入肺脏病学学术论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 会议时间:2010年10月29—31日2. 报到时间:2010年10月29日全天。3. 报到地点:浙江省温州市国际大酒店,人民中路1号。4. 会议注册费:900元(含资料、论文证书、学分证书),食宿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住宿:温州国际大酒店 标间400元/天(200元/人),温州大酒店 标间230元/天(115元/人)5. 会议注册:中国呼吸介入网http://www.chinahxjr.com/网上注册或现场注册6. 会议信息:请登录中国呼吸介入网站http://www.chinahxjr.com/查阅和下载联系人:温州国际大酒店销售部 胡海霞 电话:13587629954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呼吸科李玉苹 电话:13587600968email:wzliyp@163.com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崔晓兰 电话:010-85158250email:cmahx@cma.org.cn主办:《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会议通知及回执.doc

2012.09.19 中美高血压和脑卒中研究论坛

中国医学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MS)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于2010年10月13日-14日在北京丽晶酒店(东城区金宝街99号 Tel: 8522 1888)召开“中美高血压和脑卒中研究论坛:过去的成功经验、现在的成就、以及未来的机遇”。论坛将讨论科学研究现状并找出关于高血压及并发症在公共卫生领域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促进信息的分享和合作研究。论坛将回顾历史以及中美高血压研究方面的成绩并探讨将来合作可能的模式和科学机遇, 重点在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塞和中风。同时,论坛希望加强中美间在血管和脑血管方面的合作研究。论坛将邀请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中国和美国在高血压、中风方面等领域顶尖级机构和大学的专家,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福格蒂中心 (Fogarty International Center)的负责人。本次会议可提供30个参会名额(免收注册费,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由于本次高层论坛全程为英语,因此要求报名的医师或医学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欢迎广大心血管病学与神经病学医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报名截止日期为2010年10月12日中午12时。另外本次会议不接受现场报名与注册,有意参会的站友请抓紧时间报名。附件为会议详细信息:
Beijing_Hypertension_Meeting_Proposal_2010 10 6.doc

2012.09.19 肝脏肿瘤诊断治疗的新技术与新概念研讨班

为交流肝脏肿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受卫生部委托,定于2010年10月18~24日上海举办《肝脏肿瘤诊断治疗的新技术与新概念研讨班》(项目编号J23-03-01)。届时既有著名肝癌外科专家汤钊猷院士、著名肝癌内科专家杨秉辉教授等15位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影像、内科、外科等学科的著名专家,与您共同交流肝肿瘤诊疗的经验与最新发展,并观摩肝肿瘤外科手术和局部治疗等新技术。该研讨班为卫生部首批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参加者可获国家级Ⅰ类学分12学分及证书。欢迎全国各地主治医师以上的外科、消化科及肿瘤科医师参加。有关事项如下:①报名截止日期:2010年10月8日②学费600元 (包括书籍资料费),食、宿与交通费自理。住宿、餐饮可统一安排。③请自带1寸照片1张,考核合格者获国家级I类学分证书。④报到日期:2010年10月18日⑤报到地点:上海市枫林路180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5号楼一层大堂⑥联系人:蒋 霞,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教育处(5号楼5楼),邮编200032,电话021-64041990-2218,传真021-64038427。张 予,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1号楼12楼1203室),邮编200032,电话021-64041990-2436;e-mail: zhyu885@sohu.com.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2010年8月12日点击下载回执和会议日程:《肝脏肿瘤诊断治疗的新技术与新概念研讨班》回执.doc

2012.09.19 第二届上海东方呼吸病国际论坛

2010年6月25日~27日,在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一届上海东方呼吸病国际论坛的基础上,第二届上海东方呼吸病国际论坛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08年12月11日至14日,世界支气管病及介入肺脏病学会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上海东方呼吸病国际论坛》,此次论坛共有来自全世界16个国家、港台地区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共1200余名到会参加,就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治、重症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诊断救治、介入肺脏病学的发展应用、呼吸系统疑难少见病的识别处理等四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内容及形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呼吸病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此次会议我们将继续秉承第一届论坛确立的“传承、交流与合作”这一宗旨,着力提高我国呼吸内科专科医师临床诊治水平。此次论坛不仅设有国内外知名专家所做的主旨发言,还将在会议期间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和手把手培训及实况操作演示,努力将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学术信息和科研创新呈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并针对广大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不断提升我国呼吸专科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申请免费参会(2010.06.10截止):
http://chest.dxy.cn/bbs/post/view?bid=58&id=17249770&sty=1&tpg=1&age=0

第二届上海东方呼吸病国际论坛会议日程

2012.09.19 第十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 CPhI & ICSE China 2010


亚洲第一医药贸易平台
第十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 CPhI & ICSE China 2010)
有“亚洲第一医药展”之称的“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 ICSE China 2010),自2001年在中国上海召开以来,如今即将迎来它首个“十年盛典”。作为亚洲医药行业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专业展会,在见证医药行业成长壮大的同时也为中国制药原料生产和经营企业搭建了与全球同行沟通交易的平台,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6月2至4日CPhI & ICSE China将再次携手P-MEC China(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暨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闪亮登场。

CPhI 系列展会


了解更多CPhI 展会详情

CPhI, ICSE & P-MEC China 2009 精彩回顾

参展企业: 368家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企业、1283家药厂(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
展示面积: 82,100平方米
专业观众: 23,646人次
海外买家: 7,126人次(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
专业论坛: 54场主题会议及活动

请下载2009展后报告

2012.09.19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

; 网址:www.cbifs.net日程安排草案2013年4月1日-2日 北京

2012.09.19 2012中国生殖医学论坛

。投稿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请登陆:www.nmjc.net.cn中投稿须知。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又将是生殖医学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我们真诚地欢迎您
文献解读 | Deep learning Enables Accurate Diagnosis of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with CT images

2020.03.06 文献解读 | Deep learning Enables Accurate Diagnosis of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with CT images

了一个 DRE-Net 算法模型,以提取 CT 图像中的前 K 个细节,并获得图像级别的预测。该模型是在经过预先训练的 ResNet-50 上具体构建的,并添加...医护人员用于迅速地、准确地诊断该疾病的替代方法。本研究构建了 DeepPneumonia 诊断模型,该模型基于 DRE-Net 算法,通过测试与对比,该模型能够

2012.10.17 2012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

: 021 - 81873380E-mail: endovascology@xueguan.net大会秘书

2012.09.19 降低人工流产率干预措施培训班

: wu.shang.chun@yeah.net 购书有正式发票,并可代为邮寄。

2012.09.19 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rehabbj.dconference.cn 会议邮箱:gjkflt@126.com 会议电话:010-67572909展览网站:www.crrc.net.cn 展览邮箱

2012.09.19 第13届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研讨会

The 13th Workshop of the 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
From Genomes to Interactions to Communities to Models
March 4th-7th 2012, Shenzhen, China
On behalf of GSC13 steering committee, it is our great honor to invite you to attend the “The 13th Workshop of the 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 organized by the BGI, to be held from March 4th-7th 2012, in Shenzhen China.
The 13th Workshop of the GSC is an open meeting aimed at widening the circle of researchers, industrial and policy representatives who employ and get involved with the GSC. The meeting will be focused on megasequencing projects, those that leverage the extended capability of advanc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to generate trillions of base pairs of sequence data. Specifically the meeting will be looking at how the reporting standards designed by the GSC can be used to help improve capture of contextual metadata associated with the sequence data. In addition we will have policy discussions focused on the power of these datasets, new efforts to provide discussions forums for globally distributed ecosystem analysis sites,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the Earth Microbiome Project, and advances in indoor microbiome research.
As the main conference organizer, BGI (http://www.genomics.cn/en) has established its own technical platforms based on large-scale genome sequencing, efficient bioinformatics analyses, and has abundant experience in metagenomics research as well as in plant and animal genomics research, among others. BGI has been one of the leading genomics institutes in the world.
We are confident that, with your active participation, the workshop will be a scientifically rewarding and enjoyable experience,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genome research by a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networking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continents.
The BGI conference team (meeting@service.genomics.cn) will do their best to assist your stay during the meeting and inform you the detailed schedul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We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you in Shenzhen!
GSC13 local organizer: BGI, China
The 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 (http://gensc.org)
The 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 (GSC) formed in September 2005 to work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wards solutions for improving the descriptions of our complete collection of genomes and metagenomes and mechanisms of data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It is an open-member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onsisting of biologists, bioinformaticians, and computer scientists, with representatives from NCBI, EMBL, DDBJ, JCVI, JGI, EBI, Sanger, and a number of other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cross-cutting research. As a first step, the GSC published the “Minimum Information about a (Meta) Genome Sequence” (MIGS/MIMS) specification, which describes the core information that should be reported with each new genome or metagenome publication. Meanwhile, MIGS/MIMS has been extended to cover marker genes as well through the “Minimum Information about a Marker Sequence” (MIMARKS) specification. The GSC is now building several core implementation projects on top of this family of MIGS/MIMS/MIMARKS standards. The GSC has hosted 11 workshops to date and is currently running GSC 12 in Germany and planning GSC 13 in China as the momentum behind this initiative continues to build.
The GSC has also launched on Open Access, online journal, Standards in Genomics Sciences (SIGS) that received seed funding from the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Foundation in July 2008. A principal objective of SIGS is to further the GSC data standardization efforts. Publication of SIGS began in July 2009 on a bimonthly schedule and has already achieved an international following of readers in more than eighty countries. SIGS is a member of CrossRef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forward linking program. Articles appearing in SIGS are archived in PubMed Central and all content is available through the PubMed Central site, as well as the SIGS site.
Conference Time and Venue
March 4th-7th 2011 (Registration on March 4th)
Kingkey Palace Hotel, Shenzhen, China.
Speakers (Updating)
Rita Colwell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SA)
Jun Wang (BGI, China)
Dawn Field (CEH, UK)
Jack Gilbert (Argonne National Labortaory, USA)
Neil Dav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ley, USA)
Mitch Sogin (Woods Hole MBL, USA)
Jeffrey Siegel (University of Texas, USA)
Scott Kelley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USA)
Jason Staj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 USA)
Junjie Qin (BGI, China)
Linda Amaral Zettler (MBL, USA)
Jeroen Raes (VIB, Belgium)
Mitchel Sogin (MBL, USA)
Janet Jansson (LBNL, USA)
Frank Oliver Glockner (Max Planck Institute, Germany)
Abstract Submission
The deadline for abstract submission is 0:00(Beijing Time), Feb. 10th, 2012. All abstracts will be peer-reviewed by the Committee, and authors will be notified if they are selected to give an oral presentation. Accepted abstracts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Workshop Proceedings.
Registration fee
Standard Rate: $400/¥2400
Student Rate: $300/¥1800
The registration fee covers conference material, food and beverage during the conference sessions.
Organizers
Contact
Meeting Organization Group
Tel: +86-755-25273340/25273092
Fax: +86-755-25273092
Email: meeting@service.genomics.cn

2012.09.19 2011临床诊断听力学培训班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听力医学事业发展,全面提升防聋治聋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卫生部、中国残联、瑞声达听力集团合作开展了“畅听未来-中国耳聋防治五年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畅听未来”项目)。根据2011年项目工作计划安排,由畅听未来项目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临床诊断听力学培训班,定于2011年11月13日~11月18日在武汉协和医院举办。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授课,并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师指导实践操作(课表附后)。经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项目培训证书(并记国家继续教育学分10分,发国家继续教育证书)。培训班计划招生60人,欢迎中西部省市耳鼻咽喉科医师、听力学工作者、听力检测技术人员、助听器验配师和研究生等相关领域的同道参加。
一、主办单位:畅听未来项目
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二、 举办时间:2011年11月14日-11月18日。
三、报到时间:2011年11月13日。
四、报到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新华路五环宾馆。
五、费用:培训学员交通费自理。培训班免学费,培训期间学员食宿费由“畅听未来”项目承担。
六、入住酒店:武汉五环宾馆(新华路体育馆边。可从体育馆大门进入),宾馆电话027-68854388。
武昌火车站~乘561路到汉口新华路下即到。
汉口火车站~乘9路到汉口新华路下即到。
七、报名:以下2种报名方式均可。
1)请将“畅听未来”项目2011年耳聋防治培训班学员回执.doc1316741819.doc填好后并加盖单位公章于2011年11月1日前寄至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王智超收 (电话:13971256623,邮编:430022),Email:sevenray@163.com;
2)11月1日前联系畅听未来项目直接报名,联系人:范燕妮(电话:021-2211 3226,传真:021-2211 3336 )。Email:maggie.fan@hearingthefuture.com;

(课程安排请点击临床诊断听力学培训班课程表.pdf,以实际情况为准)

畅听未来项目办公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11.9.1

2012.09.19 肺癌靶向和微创联合治疗策略与分子预后预测分析研讨会

过去十年,肺癌的治疗与预后有了很大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但肺癌的异质性及陪绑化疗(即无效化疗)仍使大部分病患的治疗与预后受到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诚挚地欢迎您参加9月15日在广州举行的肺癌靶向和微创联合治疗策略与分子预后预测分析研讨会。 如何本次会议将传递基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子特质上的靶向治疗,化疗及微创手段的有机综合治疗策略,并展开可能开展研究的讨论。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台湾大学医学院杨泮池院长和UCSF Medical Center 的Dr. Michael J Mann进行主题专题讲座。杨泮池内科教授,现任台大医学院 院长,中研院院士,是国际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研究方面的先驱与领先者;在临床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面有深厚的理论与丰富的经验, 力主基于微创手术基础上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上的微创外科治疗 。Dr. Michael J Mann,美国UCSF Medical Center,胸外科专家,现在主要研究方向是肺癌的基因预测模型, 是最新一届世界肺癌大会的主题发言人之一,根据这一模型,部分患者将受惠而免于陪绑化疗。
学者,将以远见投入和见证历史,留下足迹,期待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何建行 MD,PHD,FACS
广东省胸外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
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PI
中国胸部微创与内镜专业委员会主席
中华胸心外科学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会 议 议 程
会议地点: 广州市白天鹅宾馆1楼陶陶亭
会议时间: 9月15日
会议主席: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何建行教授
会议议程
15:00-15:15 大会主席致词
15:15-15:45 台湾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现状
台湾大学医学院 杨泮池教授
15:45-16:15 Gene signature
UCSF Medical Center Dr. Michael J Mann
16:15-16:35 AVASTIN在肺癌中应用的现状/不插 管硬外麻肺癌vats手术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何建行教授
16:45-17:45
讨论一:会议内容讨论
讨论二:安维汀联合吉西他滨/铂类方案在ⅢA N2期肺非鳞癌新辅
助治疗中的研究:多中心对照Ⅱ期临床研究讨论
17:45-18:00 会议总结
18:00- 晚宴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
2011年9月
专家简介
杨泮池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院长,内科教授。在临床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基础研究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四方面:探寻中国人肺癌致病基因;建立体外肺癌转移模型,寻找转移相关基因;发现新的肺癌转移相关基因(CRMP-1、LCRMP-1、HLJ1和Slug等)及其机制,并做为诊断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肺癌发生转移和微环境之间的关系,已在N Engl J Med、Nature、Cancer Cell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
Dr.Michael J Mann,美国UCSF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2011年世界肺癌大会主题发言人。在肺癌的基因和分子治疗方面有深厚的造诣,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肺癌的基因预测模型,2011年世界肺癌大会上Dr.Mann的肺癌基因预测模型的主题演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有可能对预测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012.09.19 记2011环亚肿瘤论坛:转变癌症治疗的未来

(2011年8月27日,上海)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主办、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2011环亚肿瘤论坛(RAOF 2011)在上海隆重召开。为期两天的论坛将以“转变癌症治疗的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最前沿的肿瘤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及亚洲地区700多名顶尖专家和杰出医生代表的热情参与。开幕式后,RAOF 2011主办、协办方代表——CSCO执行主席秦叔逵教授及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温陈佩茜女士共同接受了丁香园、新华社以及生命时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CSCO执行主席秦叔逵教授回答媒体问题首先,秦叔逵教授表示2011年RAOF(环亚肿瘤论坛)是一个非常学术性的和公益性的会议。他说,“正如刚才在会上孙燕教授说的,早先曾经叫做罗氏亚洲肿瘤论坛,就像其他有些论坛也是以公司名义命名的。后来,罗氏亚洲肿瘤论坛就改成环亚肿瘤论坛(Round Asia Oncology Forum),我个人觉得名字的更改有几层含义,第一个含义就是突出了学术性和公益性。叫罗氏论坛当然很好,罗氏是非常大的,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跨国公司,对整个抗肿瘤以及整个医药事业都作出巨大贡献。但是毕竟仅仅以罗氏命名,人们联想到有可能会有商业性,尽管没有商业性。第二个,也是为了加强和学术界的合作,今年在中国大陆罗氏与CSCO合办,下一届要办到我们国家台湾地区去,也和台湾的学术界合作。以前在菲律宾,在其他国家办,也是和当地的肿瘤学术届合作。这样的话一方面体现了公益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术性。”
“此次会议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就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肺癌以及淋巴瘤。这四种肿瘤是目前非常高发,也是威胁最大的,同时也是治疗变化最多的。两天的会议,内容非常丰富,来的专家除了亚洲的,还有德国、美国等其他地区的专家,不仅促进了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了解一些最新的信息,当然也是促进相互的沟通和了解,促进肿瘤学界之间的友谊。这里我仅代表CSCO感谢媒体的支持和参与,当然也要感谢罗氏公司,特别是温陈总经理和他们的员工们长期以来对CSCO学术活动的支持,以及本次我们双方非常愉快的合作。”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温陈佩茜女士回答媒体问题
之后,温陈佩茜女士从罗氏的角度,对本次环亚肿瘤论坛做了介绍。她说,“之所以把罗氏亚洲肿瘤论坛转变成环亚肿瘤论坛(Round Asia Oncology Forum),因为我们更在意的是这个学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很有效的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他们找到最好的抗癌治疗方法。
其实药厂能做的事情主要在于研发、生产有效的产品,最终切实帮助到患者。但是这个事情要做成功,药厂必须配合专业医生,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需求。我们觉得更有意义的做法就是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需求,特别是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患者的需求。所以我们通过与CSCO合作可以更有效的把这个事情做完善。”
温陈女士还表示,从罗氏来讲,也是很值得高兴的,因为她们在抗癌方面全球处于一个绝对领导者的地位,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已经拥有6个可以帮助到病人的靶向肿瘤产品。刚刚过去的8月17号,罗氏制药最新研制的抗肿瘤药物Zelboraf获得了美国FDA批准,,希望可以通过全球学术平台更有效的支持到中国的研发,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关于2011环亚肿瘤论坛
2011环亚肿瘤论坛(Round Asia Oncology Forum)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主办、罗氏制药协办,与2011年8月27-2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转变癌症治疗的未来”(transforming the future of cancer treatment) 。


上一页 1 2 3 ... 17 18 19 ... 48 49 50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