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 1000 条关于 부산경마결과 HnRace.com 무료경마예상지 이번주경마하나요 세계 1위 닉스고 ozs 的文章
-
2014.04.09 ELCC201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队列中PD-L1和PD-1的表达研究
肺癌分子选择患者队列研究显示,PD-L1表达和EGFR突变以及PD-1表达与KRAS突变之间存在相关性。他们的发现为研究抗PD-L1及抗PD-1药物与靶向治疗联合使用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是一种抑制性T细胞受体,具有两种已知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2(PD-L1和PD-L2)。本研究中
-
2012.03.07 Diabetic Medicine:1型糖尿病与低生育率有关
根据德国的一项横断面调查的研究结果,父母双方如有一方换1型糖尿病,其子女出生率将明显下降。这项研究月2月23日在线发表在Diabetic...有限的数据用于对1型糖尿病患者生育能力进行研究,特别是对男性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在文中写道:“因此,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1型糖尿病患者子女的数量及性别
-
2014.01.14 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2014年1月4日The Lanct 研讨会上,Dr Mark Atkinson及其同事论述了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诊断和治疗,并突出了当前条件下1型糖尿病患者的前景,同时强调1型糖尿病是儿童中间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之前英国儿科和儿童
-
2016.06.11 病例学习:儿童肝癌 1 例
增强 CT 示:明显肝脏结节,肝右叶肿块约 15 cm x 12 cm x 18 cm 大小(图 1A)。脾肿大,弥漫性肺结节。入院后行肝楔形活检术,结果示:高分化性肝细胞癌(HCC)与小结节性肝硬化(图 1B)。肝硬化 HBsAg 免疫组化检测示:HBsAg 阳性(图 1C)。肿瘤细胞 α-甲胎蛋白
-
2015.05.21 海绵窦血管瘤 1 例
灰质出现等信号占位性病变,对比增强轴位 T1WI,依次为 6 分钟后和 15 分钟后经过钆增强后的影像图,提示对比造影剂在左侧海绵窦病变部位进行性汇集。红细胞标记显像示左侧海绵窦区摄取增加。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其占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 1% 左右,且男女发病率不同,据统计
-
2014.12.17 脊髓粒细胞肉瘤1例
近日,AJNR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报道。患者男性,30岁,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腰骶疼痛放射至双下肢1月余。图1.失状位NECT扫描重建显示脊髓腰骶部分叶状软组织密度样病变,L5与骶椎体后壁呈扇形。图2—4. 失状位T2WI(图2)和相应的失状位T1WI(图3),以及增强的失状位脂肪抑制
-
2015.06.10 翼腭窝神经鞘瘤 1 例
近日,来自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的 Philip 教授等人发表了一篇病例报道,在线刊登在最近的 AJNR 杂志上。患者男性,18 岁,左鼻腔慢性阻塞,无鼻出血。图 1-3. 水平位 CT 扫描(图 1)、MRI T2WI(图 2)和对比度增强型脂肪抑制像 T1WI(图 3)显示左侧翼腭窝可见一巨大的、可扩增的
-
2014.11.13 脂肪瘤性脑膜瘤 1 例
近日,AJNR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报道。患者男性,61岁,因「持续性头痛」就诊。图1. 水平位普通CT扫描显示右侧颅窝可见一髓外肿块,肿块内可见钙化和脂肪样表现。图2. 头颅MRI水平位T1像显示高信号,符合脂肪成像表现。图3. 增强后MRI可见肿块边缘轻度信号增强。脂肪瘤性脑膜瘤脂肪瘤性脑膜瘤,顾名思义,脑膜瘤
-
2014.07.01 颈椎巨大脂肪瘤1例
病例:患者女性,53岁,左侧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缓慢增大),体重无明显减轻,无发热及颈部挫伤史。颈部CT增强扫描 . 水平位(图1)、失状位(图2)、冠状位...10厘米或重量大于1千克。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变的大小、位置和增长速度。大多情况下,颈椎脂肪瘤是无痛、非固定、可触摸到的,生长较为局限,患者通常
-
2017.12.13 杨涛教授:中国 1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解读
1 型糖尿病(T1DM)是因胰岛β细胞特异性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 5%-10%,其中约半数为青少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CDS 2017)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杨涛教授对《中国 1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进行了
-
2013.06.05 ASCO2013:二线治疗之PF-03446962 (ALK-1单抗)的1期临床研究
ALK-1是TGF-β的特异性受体,PF-03446962是ALK-1的单克隆抗体。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或无法耐受的24名患者参与了本项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尚可,3-4级的副作用包括血小板减少(12.5%)、脂肪酶升高、AST升高和腹痛(后三者的发病率均为4.2%)。抗ALK-1特异性的副反应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