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最终方法,术后大量出现是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既往研究表明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会高达1350ml至1790ml,有10%至38%的患者需要输血治疗。而异体输血存在血源性感染、排异反应等风险。因此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非常重要。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出血及术后出现,同时不会增加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的风险。但是不同的给药方式的止血效果到底如何呢?会有所不同吗?
针对上述疑问,伊朗的Mohammad Mahdi Sarzaeem,教授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发现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的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和输血的效果最好,但是通过引流管注射氨甲环酸可以更有效减少伤口引流失血量。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8月的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杂志上。
作者对2010年至2012年之间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200例患者进行了一次随机双盲的研究,纳入年龄超过18岁由于退行性膝关节炎而需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排除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房颤动、心绞痛、脑卒中、脑血管手术)和血栓性疾病的患者。
使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患者,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别。在脊髓麻醉止血带止血情况下按照股肌下小切口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所有患者均有同一个医生进行手术,使用同样的假体和手术方式。
第1组患者在关闭伤口后立刻给予100ml数量盐酸配500mg氨甲环酸静滴。第2组患者则在缝合关闭伤口前给予配有3g氨甲环酸100ml生理盐水浸泡5分钟。第3组患者则在关闭伤口后,通过引流管注射100ml配有1.5g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第4组患者作为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
根据以前的研究报道,只在髌上囊下方放置一条引流管,所有患者在术后1小时内完全夹闭引流管,然后完全打开引流。术后48小时拔出引流。记录伤口引流量。去除引流管后开始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在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时抽血复查血红蛋白情况。当血红蛋白低于8g/dl或低于10g/dl但存在与贫血相关的任何器官功能障碍时给予输血。除了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以外,记录输血、感染、皮肤坏死、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发现:所有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其术后48小时内的平均伤口引流量均明显少于未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每组患者术后的失血情况见图1。通过引流管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的患者其失血量要少于静脉注射,而静脉注射的患者失血量又少于关节内冲洗浸泡。和未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相比,通过引流管注射、静脉注射、关节内冲洗浸泡的患者的引流量分别减少了80%、45%和14%。通过引流管注射氨甲环酸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失血。
图1 不同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
和术前血红蛋白相比,组1、组2、组3、组4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6 ± 0.9,、4.2 ± 1,、3.9 ± 1.1 、4.5 ±1 mg/dl。组1(静脉注射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的最少。组3(引流管关节内注射组)的血红蛋白下降情况又好于组2(关节内冲洗浸泡组)(见图2)。组1患者中没有进行输血,而组2、组3、组4则分别有5例、4例、7例患者接受了输血治疗,但是每组之间输血率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使用氨甲环酸治疗的患者中,组1和组2患者在输血量之间仅有细微差异。
图2 不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情况
在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以及血栓并发症。组3中有1例患者在出院前出现皮肤坏死进行了相关治疗。组3的肿胀情况较严重,而且由于疼痛恢复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