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患肢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管理对于改进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满意度、缩减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疼痛的管理现在已进入超前镇痛的时代,在发生严重术后疼痛之前给予镇痛治疗可以明显的减轻术后疼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管理方法在目前有局部麻醉、连续硬膜外镇痛以及吗啡药物止痛。近年来,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 PNB)和关节周围注射(periarticular injectionPAI)被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管理,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外周神经阻滞的常用方法是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据文献报道其止痛效果与连续硬膜外镇痛相似,但是副作用更少。关节周围注射则主要是在关节周围阻塞包含吗啡、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在内的麻醉药物,以减轻手术后疼痛和局部炎症。
为了比较外周神经阻滞和关节周围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止痛效果,日本的Kazuhide Uesugi医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最终发现关节周围注射和外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相似,但是关节周围注射相对容易实施因此可以被认为优于外周神经阻滞。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的The Knee杂志上。
共有210例腰麻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分别给予外周神经阻滞或关节周围注射治疗,每组105例,每组各有5例患者因术后谵妄而被排除出组。200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159例,平均年龄76.2±6.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膝关节运动范围、手术侧、手术时间等基本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外周神经阻滞组的患者在关节置换手术完成后在电刺激引导下给予股神经阻滞(20ml0.75%罗哌卡因)和(10ml0.75%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平均耗时200±64秒。
关节周围注射组患者则使用含有(0.75%的20ml)罗哌卡因、(0.3mg)肾上腺素、(男性10mg,女性5mg)盐酸吗啡、(3.3mg)地塞米松、(10ml)生理盐水的混合药物注射,在插入假体前使用22号针头将20ml的混合液注射至膝关节周围关节囊、后内侧及关节周围滑膜。在插入人工关节假体之后,将20ml的混合液注射至膝关节前侧的软组织,如鹅足、前内侧关节囊、髂胫束和股四头肌腱。
由不知道患者镇痛方式的医生在术后3、6、12、18、24、30、36、42、48小时时分别使用疼痛强度评分(0-10)评估记录患者疼痛情况。如果患者疼痛较重可以给予双氯芬酸纳栓剂(25mg)止痛,同时需记录患者的双氯芬酸纳栓剂使用情况。在术后疼痛的处理时不给予口服镇痛药以及非甾体镇痛药。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平均疼痛强度评分在术后48小时内均较低。但是在术后3小时和6小时时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关节周围注射患者。在12小时和18小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在术后24小时和30小时时关节周围注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又明显小于外周神经阻滞组。术后36小时以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
在术后0-6小时和6-12小时之间外周神经阻滞组患者使用的双氯芬酸纳栓剂明显少于关节周围注射组,在术后12-18小时和18-24小时期间关节周围注射使用的双氯芬酸纳栓剂又明显少于外周神经阻滞。但是在术后48小时之内,两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纳栓剂的剂量也没有显著差别,分别为关节周围注射组2.9±1.4,和外周神经阻滞2.8±1.3。关节周围注射组疼痛发作的时间明显短于外周神经阻滞组。同时两组患者对疼痛的满意度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相似没有显著差别。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关节周围注射和外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相似,但是由于关节周围注射相对容易实施因此可以被认为优于外周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