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接受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病例越来越多;新的假体材料和设计、以及制造工艺也对髋关节假体的寿命产生了明显影响。
美国学者Melvin JS等曾报道了1986年至2000年间745例翻修THA病例中有33%是在初次THA术后5年之内进行的。其中关节不稳定(39%)和假体无菌性松动(36%)占翻修病因中的70%以上。
Melvin JS等注意到,最近10年以来,初次THA术后5年内翻修病例的比例以及导致翻修的原因均有所变化。最近,他们进一步探讨了最新的初次THA术后早期失败的比例及原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最近一期JOA上。
该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01年至2011年之间于作者所在三级转诊中心由8位医师完成的1272例翻修THA病例。其中1168例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另104例患者的资料不完善而被排除。同时排除术后早期失败的半髋关节置换病例。
在上述1168例病历资料完整的病例中,有282例为初次THA术后5年之内因失败而翻修者被纳入研究。研究结果与同一组研究者分析所得的1986年至2000年之间的初次THA术后早期失败情况进行比较。
导致失败的原因包括:假体无菌性松动、关节不稳、感染、聚乙烯磨损/骨溶解、假体周围骨折、金对金假体相关失败、以及其它(异位骨化、髂腰肌碰撞、双下肢不等长、表面置换失败、聚乙烯内衬脱落、疼痛、髋关节弹响、异响、大转子不愈合等)。
研究结果如下:
1、1168例翻修病例中共282例(24.1%)于术后5年之内进行翻修;
2、翻修原因依次为:假体无菌性松动82例(其中髋臼假体33例,股骨假体49例)、感染55例、关节不稳54例、金属沉着病39例、其它27例、假体周围骨折26例;其它原因包括:髂腰肌碰撞7例、异位骨化5例、疼痛3例、表面置换失败3例、异响3例、双下肢不等长2例、大转子不愈合1例、弹响1例、聚乙烯臼杯松动1例;
3、初次THA至翻修的平均时间为1.81年,其中因金属沉着病、无菌性松动、其它原因、关节不稳、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而翻修的时间分别为2.89年、2.10年、1.86年、1.59年、1.48年、0.85年;
4、术后早期翻修病例中有42.9%为金属对金属界面;
5、臼杯无菌性松动病例中,22例为单体式金属对金属臼杯,10例为组配式金属对聚乙烯界面,1例为组配式陶瓷内衬;
6、股骨柄无菌性松动病例中,17例为锥形扁柄、8例为组配柄、7例骨水泥柄、5例干骺端固定柄、5例未知设计形式、4例远端固定柄、4例锥形圆柄、1例组配式假体颈的干骺端固定柄;
7、与1986年至2001年的早期翻修病例相比,金属沉着病所致翻修为新型病因,其比例为13.8%,其中单体式金属臼杯是失败病例中最常见的设计形式;
8、在导致早期翻修的原因中,关节不稳由38.9%降低至19.1%、感染由16.6%增加至19.5%、无菌性松动由35.7%降低至29.0%、聚乙烯磨损由5.6%下降至0%。
尽管与1986年至2001年之间的病例相比,2001年至2011年之间的术后早期翻修占所有翻修病例的比例下降了9%,但仍然高达24.1%。这个变化趋势可能一方面表明手术技术和假体材料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预期寿命和对高龄患者进行翻修手术处理意愿的增加有关。
图1 两组病例失败原因比较
Melvin JS等认为,本研究中无与聚乙烯磨损所致骨溶解相关的翻修病例可能与聚乙烯制造和处理工艺的进步有关。而金属对金属界面中单体式臼杯的松动率较高,如果将这部分病例除外,则总体松动率将会有更显著的下降。
本研究中因关节不稳而翻修的比例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包括:采用大直径股骨头假体、重视软组织修复、以及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等。
金属沉着病导致的术后早期翻修提示人们在将新型产品引入临床应用之前需要更加全面的评估。
Early Failure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 Changing Parad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