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为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的进行性病变,由于间室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致间室内的肌肉及神经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是骨科临床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而预防及治疗该并发症的最常用方法即早期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
筋膜间室切开减张也会带来一些列问题,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如何闭合创面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旦筋膜间室压力下降,创面就需要尽可能地早期闭合,以防止一些后期并发症如感染及难看的疤痕形成。但由于早期的肌肉水肿,肌肉突起及皮肤回缩,一期手术闭合伤口是不可能的。
此外,一期闭合伤口会引起筋膜间室的压力再次升高,同时还会因皮肤张力过大而引起皮缘坏死。目前文献报道的常用的伤口闭合技术及装置包括:动态皮肤牵引装置、静态张力装置、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及吻合器逐步缝合技术。在此之前,丁香园骨科资讯曾报道,美国学者Siegel等将VAC与银纤维敷料配合VAC治疗下肢创面的疗效进行比较。
近来,希腊学者Kakagia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探讨VAC(真空负压吸引技术)与绑鞋带技术在治疗下肢筋膜切开术后伤口的疗效优劣。研究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的50例住院患者,均为因下肢骨折或钝器伤后行筋膜间室切开的患者。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合并下肢烧伤2、截肢或大面积软组织缺损3、周围血管病病史4、近端动脉损伤5、头部外伤6、神志不清7、糖尿病病史8、心脏病病史9、滥用药物或免疫抑制剂。
将50例患者(共82条患肢)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VAC治疗患肢42例,称为V组。应用绑鞋带技术(shoelace technique)治疗40例,称为S组。所有骨折患者均采用双切口行筋膜切开减张术,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单切口减张。
V组患者切开减张术后3-6天行VAC治疗,压力设置为125mmHg,模式为持续模式。每3天更换VAC敷料一次。如创面肉芽生长达皮肤水平,伤口仍大于5cm时行植皮术。V组患者治疗照片见图1:
图1:经VAC治疗后,肉芽组织与皮肤平齐,创面仍较大,皮缘无法对合,需行植皮术。
S组患者切开减张术后即行切口绑鞋带治疗技术,采用硅橡胶袢充当缚带。术后4-6天软组织肿胀消退前,缚带无张力。待肿胀逐渐消退,每天收紧缚带,创面覆以无菌湿敷料。在创缘皮肤基本对合时去除皮钉及硅橡胶袢,一般2-3天后创面愈合。S组患者治疗图片见图2:
图2:利用硅橡胶袢作为缚带,以类似绑鞋带样逐渐拉近创面皮缘。
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伤口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创面闭合时间S组明显短于V组。VAC治疗组中有6例需行额外的植皮手术,绑鞋带治疗组中无患者需行植皮术。两组患者中创面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VAC组6例,S组4例。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术后筋膜间室压力增高及皮缘坏死。结果见下表:
此外,治疗费用方面:V组,每次更换VAC费用为350欧元,如需使用凝胶条则费用增加80欧元。如需额外行植皮术则费用大大增加。VAC组平均日花费为135欧元。S组,平均日花费14欧元。两组患者在治疗费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绑鞋带技术治疗组花费明显低于VAC治疗组。
据以往的文献报道,使用绑鞋带技术治疗切开减张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为7-11天,而该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较长,可能原因为:该组患者均为下肢伤口,切开减张口较宽大,先前的文献资料中尚包括上肢伤口,减张口相对较小。
目前,VAC技术及绑鞋带技术均为闭合伤口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其疗效可靠,已获临床验证。就两种技术而言,在该项研究中发现,绑鞋带技术被证实疗效更优,花费更少,值得我们临床推广应用。文中也提到,该项研究仅涉及下肢筋膜室减张切口的治疗,仅将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并未涉及其他治疗方法,因此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实施,我国创伤病人众多,也可采用多中心联合研究,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治疗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分更多的对照组,以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