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后最难处置的并发症之一,依据不同感染分类可有数种治疗方法,二期翻修术为慢性PJI治疗金标准。该术式过渡期假体间隔器按计划需在感染控制后,二阶段翻修术中取出,并重新置入新的假体。
临床上有时会出现,过渡期后患者不愿接受再次手术或全身条件无法耐受再次手术时取消再次手术,保留假体间隔器作为最终关节假体。少量文献报道了这种情况,是否随访效果满意,既往研究并没有回答。Choi教授回顾性研究了保留假体间隔器中短期随访效果,发表在近期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回顾性研究1999年至2011年之间共64例PJI患者中的18例(11例髋、7例膝)没有按计划行二阶段翻修术,保留假体间隔器(使用超过12个月)的关节评分及功能等。其中16例患者保留间隔器因关节无疼痛、功能满意,2例患者因全身条件无法耐受再手术,平均随访43.8月(13-78月)。18例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
表1:18例患者基本情况
18例患者行一阶段手术时平均年龄71岁(51-90岁),PJI发生于首次THA术后9例、翻修THA术后2例、首次TKA术后7例;术后平均41个月(1-96月)诊断为PJI。早期术后感染2例、急性血源性感染6例、晚期慢性感染10例。患者机体免疫状况良好8例、轻度受损9例、严重受损1例。
全部11例髋间隔器使用全新股骨柄对非限制性聚乙烯髋臼衬垫;7例膝间隔器6例使用全新金属股骨组件,1例使用重新消毒股骨组件,全部使用聚乙烯胫骨衬垫(如图1)。
图1 82岁男性患者TKA术后PJI(A)使用金对聚乙烯间隔器(B)50个月随访见间隔器位置良好、感染控制,箭头所指骨水泥面透亮线。
他们依据原假体型号和骨质缺损,选择间隔器型号,骨水泥每40克混合2.4克妥布霉素、1克万古霉素。当含抗生素骨水泥在成团期涂于假体表面,不加压置入股骨/胫骨/髋臼内,避免骨水泥过多渗出松质骨内(作者认为该骨水泥技术提供假体表面摩擦更低,比PROSTALAC更廉价、更易操作)。
全部患者过渡期使用6周敏感抗生素(静脉给药)抗感染,当细菌培养阴性后再根据感染学专家意见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消灭可能存在的耐药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随访记录及影像学图片。随访期间死亡的患者,将电话回访家属评估患者情况。所有翻修间隔器者定义为失败病例。
15例患者(9例髋、6例膝)在末次随访中间隔器功能良好,感染已控制。其中11例关节无疼痛,无需辅助器行走,髋Harris评分92,膝KSS92分、功能评分88分;4例患者在平均随访48.7月时因内科疾病死亡,随访期间都能无需辅助器行走。
3例患者认定为失败,1例THA在间隔器置入24个月后感染复发改行延期翻修,1例THA在74个月后股骨侧松动改行生物型全髋翻修(图2),1例TKA在50个月后因松动改行全膝翻修。
图2 70岁男性患者THA术后PJI(A)全新股骨柄对非限制性聚乙烯髋臼衬垫(B) 随访74个月后股骨侧松动(C)生物型全款翻修(D)
2例因全身条件差无法耐受再手术患者,在一阶段手术前全身条件能耐受间隔器置入。18例患者在末次随访中没有出现间隔器断裂、脱位并发症。
在二期翻修术中,存在因感染复发、过渡期关节功能满意、全身条件差以及经济原因,患者未进行二阶段翻修,保留假体间隔器;既往文献也有少量报道。该研究表明一些患者保留假体间隔器在约6年的随访内关节评分、功能及感染控制满意,可能避免再次手术;同时作者强调骨水泥使用技术。
随着活动型假体间隔器的改进,对部分PJI患者在过渡期后间隔器功能良好、关节无疼痛、感染控制后时保留假体间隔器可作为一种技术选择,从而避免二阶段翻修,可能适应不愿意接受二阶段翻修术及不能耐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