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池永龙主任 一路走好!

2017-04-28 11:09 来源:温医大附二院企业号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骨科主任池永龙同志,因病于 2017 年 4 月 28 日上午 4 点 15 分因病去世,享年 72 周岁。

谨此讣告。

0.jpeg

生平简介

池永龙,男,1945 年出生,籍贯浙江瑞安,原浙江省脊柱外科中心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骨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池永龙主任 1970 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后在嘉兴 6284 部队锻炼。1972 年进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任骨科医生。1980 年进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于 1981 年 12 月担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1984 年担任温州医学院科研处处长。1986~1989 年担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院长、党委委员。1989 年~1992 年担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党委委员。1996 年-2004 年担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骨科主任。

池永龙主任曾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浙江创伤杂志》副主编。

池永龙主任在 45 年的医疗历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出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及多项手术器械设计与手术方式改进。1987 年率先在国内外开展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打破世界上对于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禁区」的认识,开创了脊柱畸形三维矫正的先河,获得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 年设计特殊形状《脊柱花刀和新型脊柱内固定器械》,获得二项中国专利及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94 年,池永龙主任成为我院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997 年,池永龙主任率先在国内提出脊柱外科微创理念和技术,由此被公认为我国脊柱微创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同年,首次在国内报道了《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并获得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2011 年「脊柱微创外科新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国家专利 12 项。为附二医创造了迄今为止学术上的最高荣誉。

池永龙主任在微创脊柱学科研究上有独树一帜的见解。2006 年作为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脊柱微创外科学专著,该书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脊柱微创外科基本理论和手术技巧的著作,全部采用自己的临床病例和临床实践经验,填补了我国该领域著作的空白。池永龙主任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出硕士和博士 20 余人,经他指导的医生的遍布全国各地,无不为他渊博的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所折服。经他带教培养的学生,大都业有所成,成为岗位的骨干。

池永龙主任是我国杰出的脊柱外科专家、我国脊柱微创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是为中国医学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深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爱戴。他为了医学事业呕心沥血,为我院的骨科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在医学事业上的杰出表现,成为附二医历史上第一位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池永龙主任的逝世,是我院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是医疗卫生战线和我国骨科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他对医学事业的忠诚,对患者的热爱,对骨科发展的执着精神,以及其崇高的医德与为人处事的高风亮节,将永远激励着附二人为医学事业努力拼搏。

留贤师表,云影星陨植铁骨;饮誉医界,杏林斗移润永德。愿池永龙主任一路走好!

编辑: 李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