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哥手术课堂: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精准矫正技术

2017-02-10 10:34 来源:丁香园 作者:浮生TTCX
字体大小
- | +

强直性脊柱炎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截骨术被广泛用于强直后凸畸形的矫正,最常见的是 Smith-Peterson 截骨术(SPO)和经椎弓根截骨术(PSO),然而手术截骨角度的确定以及矫正程度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

目前主要由两种方式进行矫正程度的评估:第一种是纯经验判断法,单个节段的 SPO 可以纠正大约 10 °的脊柱后凸畸形,单个节段的 PSO 大约可以纠正 30 ~ 40 °,然而该方法以主观判断为主,无法对截骨角度进行精确控制,影响最后畸形矫正效果。第二种是通过剪纸拼接或影像学计算,获得较为精确的截骨部位和角度,但是该方法在术中较难控制和实施,使得矫正结果与术前计算存在一定偏差。

那是否有办法实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脊柱后凸畸形的精准矫正?

1.jpg
图 1 常见强直后凸畸形截骨术式。A:SPO;B:PSO

最近,Yang 等在《Clinical Spine Surgery》上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精准矫正技术。该技术基于先前的截骨术式,并实现了最后矫正程度的精准控制。

相比较早先其他的矫正控制方法,该技术具有多项优势:(1)利用影像学检测进行精准的手术方案制定;(2)预先对钛棒进行折弯,在术中对矫正程度进行更精确的掌控;(3)使用预弯钛棒后,术中矫正控制更为简便;(4)截骨尺寸可存量,降低了潜在脊髓损伤的发生。

该精准控制技术主要分两步进行,在术前阶段,患者行 CT,全脊柱摄片等影像学检查,通过剪纸拼接或影像学计算,确定截骨的部位与角度,并构建出矫形后脊柱的模型,根据此模型形态预先对钛棒进行折弯,对矫形后脊柱形态进行了限定。

在术中,根据前期计算结果,行相应的截骨术式,并利用临时钛棒进行暂时性固定,固定位置调整完毕后更换预先折弯的钛棒对矫形程度进行最终的精确控制。

142333548247770169.jpg
图 2   精准钛棒预弯技术。A 利用全脊柱片精确计算截骨角和尺寸;B 剪纸拼接法模拟截骨;C 钛棒按照脊柱形态预弯;D 术后全脊柱片显示与预期修正吻合;E 术中施行扩大的 PSO;F 后凸畸形得以矫正

Yang 等对 4 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患者实施了该种精准矫正技术,结果显示,实施该技术后,截骨角和矫形程度的术中控制更为精确,其中两名患者术前计算截骨角需 48°和 27°,术后测量实际截骨角为 48°和 26°;术前腰椎后凸分别为后凸 10°和 34°;术后矫正为腰椎前凸 58°和 62°。

C7-SSVL 由术前的 21 cm 和 14 cm 矫正为术后的 2 cm 和 1 cm。该技术应用后,实现对脊柱矫形的精准掌握,并获得了较好的矫形效果。

3.jpg
图 3 手术实例两例。A1 和 B1 术前侧位大体照片;A2 和 B2 术后侧位大体照片;A3 和 B3 术前全脊柱摄片及各类角度;A4 和 B4 术后全脊柱摄片及各类角度

然而此项技术也并非毫无缺点,全脊柱模型的建立花费较高,且不能共用于所有强直后凸畸形的患者,此外,CT 扫描时患者臀部位置发生变动,这导致 C7-SSVL 的改变,对截骨角的预测产生影响。

不仅如此,该技术实施的病例较少,只要 4 例,其有效性还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证明。但总的来说,该技术的开展是对强直后凸畸形矫正手术的提升,也为后续的进步提供了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本文综合改编自 Clinical spine surgery. 2016;29(9):E452-E6.

编辑: 陈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