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 2016:神经再生室串联结合神经放大作用修复长段神经缺损

2016-11-20 21:49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字体大小
- | +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锦程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 COA 国际学术大会上作了《神经再生室串联结合神经放大作用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报告,报告对神经再生室串联和神经放大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一项临床研究阐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神经趋化理论

神经损伤后,远侧神经分泌多种神经生长因子,对近侧再生轴突产生趋化作用,诱导近端纤维长入;近端再生的轴突能识别远端神经,并选择性地优先长向远侧神经组织。

基于此理论,在神经的两断端留出供其选择的再生空间,可能有利于神经轴突的准确对接,其本质是将并不存在缺损的损伤神经远近两端人为地制造出一定长度的缺损,有利于实现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趋化作用,即小间隙桥接。

再生室串联

自体神经移植为治疗长段神经缺损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移植存在供体取材不方便、移植物来源有限、造成副损伤(神经支配区域功能丧失)及可能发生痛性神经瘤等缺点。

图1 .jpg
图 1 神经再生室串联示意图

若能以再生室串联修复损伤神经,从损伤神经远端切取一短神经片段,置于两个再生室之间,用来修复长段神经缺损,将长段缺损转变为两个短段缺损,保持神经端间良好的趋化吸引作用,将为神经移植修复神经损伤带来新的希望。

现有实验结果已经证明,位于两个神经再生之间的神经片段依然对近端神经具有趋化吸引作用,并认为神经片段在 6 mm 较为适宜。

神经放大效应

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近端的单个轴突可以长出多根新生轴芽,近端纤维长出的轴芽总数量远大于远端的神经内膜管数目。基于这一现象,应用较小供体神经修复较大神经时,供体神经可以发出并向受体神经长入多于供体神经的再生神经纤维,从而更好的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

IMG_0275.jpg
图 2 神经放大效应示意图

根据以上理论,张锦程教授团队设计了神经缺损修复再生的实验:

IMG_0276.jpg
图 3 实验设计示意图

实验以神经小间隙桥接和神经放大作用为理论基础,在达到神经放大后,新生的轴芽互相竞争通过生长空间较小的损伤远端,以达到较高的有髓神经通过率,且通过损伤远端的神经纤维较为强壮。

张锦程教授认为,在术后 12 周,神经再生室串联结合神经放大作用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确实较自体神经移植更能达到好的恢复效果。

更多 COA2016 精彩内容,点击进入专题报道 >>

编辑: 张跃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