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瑞典的 Inngul C 学者等在 2015 年 BJJ 杂志 9 月刊上发表一篇关于 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移位性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 65~79 岁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而 80 岁或以上患者则半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结果发现,骨水泥型组患者在 4 个月和 12 个月随访时可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髋部功能。
美国学者 Paiement 对上述研究进行述评,发表在近期 JBJS 上。上述研究是由两个独立研究(全髋和半髋研究)合并的(由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入组时间过慢),但是总体样本量依然不是很多,只有 141 例患者。况且,一名健康、能独立生活的 66 岁患者的基础情况与一名需要照料的 86 岁的患者是截然不同的。
虽然作者通过合并 2 个研究来增加研究的信度或效力,探讨骨水泥型假体和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疗效差异,但是作者并未提供有效的置信区间。虽然两组患者在术后 4 个月和 12 个月的死亡率无差异,但是骨水泥型假体组中有 1 例患者术中发生死亡,所以可能是由于统计学的第二类错误造成死亡率无差异。
非骨水泥型组患者中还有 9 例发生股骨骨折,但是研究中并未提供这些患者的年龄等详细信息。那么这些再骨折患者是不是都是大于 80 岁的呢?这是我们目前无从得知的。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间也不存在差异,但是其各自的标准差几乎与平均值等大(分别 297mL 和 341mL)。
文中也未详细提供全髋和半髋手术的平均出血量。此外,作者并未对两组患者中 Dorr C 型股骨的显著比例差别进行分析讨论(骨水泥型占 61%,非骨水泥型占 24%),因为这在随机对照研究中是不正常的,不过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过小导致的。
总而言之,本研究符合随机对照研究设计,但是仍需要更大样本量才能有效分析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在不同年龄组(<80 岁和 ≥ 80 岁)以及不同治疗方式(全髋和半髋)的疗效。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骨科时间(微信号 dxy_orthop_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