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髋置换:直接外侧入路较后外侧入路更易出现跛行

2016-10-10 21: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何勇槟
字体大小
- | +

半髋关节置换(HA)是治疗股骨颈骨折(FNF)常用的手术方式,其中常用的手术入路有直接外侧(DL)入路和后外侧(PL)入路。DL 入路较 PL 入路有较低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翻修率的优点,但是可增加血肿发生率。由于 DL 入路存在损伤外展肌(直接损伤肌肉附着处或损伤臀上神经)的风险,因而倾向于认为 DL 入路更易在术后导致患者出现外展肌肌力下降、大转子疼痛或压痛、跛行以及 Trendelenburg(单腿独立)步态。

为了明确 HA 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对患者术后的影响(Trendelenburg 征、跛行、外展肌肌力、大转子压痛),瑞典的 Sayed-Noor 医生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后发现 DL 入路较 PL 入路更易使患者出现 Trendelenburg 征和跛行。相关结果发表在 2016 年 1 月的 J Orthop Trauma 杂志上。

自 2012 年 2 月至 2015 年 2 月,共有 183 名移位性 FNF(Garden III 型或 IV 型)患者接受骨水泥 HA 治疗。术前以及术后 1 年分别评估患者的 Harris 髋关节分数(HHS)和生活质量量表(EQ-5D),术后 1 年评估患者是否出现 Trendelenburg 征、测量外展肌肌力(测力计)以及是否出现大转子压痛(便携式痛觉测验仪),影像学评估则包括患肢是否出现短缩(LLD)和股骨偏心距(FO)。

患者的主要结局为术后 Trendelenburg 征的发生率,次要结局包括患者报告的跛行、外展肌肌力、大转子压痛、HHS 和 EQ-5D。最后共有 48 名患者完成为期 1 年的随访,48 名患者中有 24 名接受 DL 入路 HA 治疗,24 名接受 PL 入路 HA 治疗。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DL 组患者与 PL 组患者相比,其 Trendelenburg 征的发生率(9/24 比 1/24)和跛行的出现率(12/24 比 2/24)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发现,手术入路是引起这些增加变化的唯一影响因素。至于两组患者的 HHS、EQ-5D、外展肌肌力、大转子压痛的阈值以及影像学评估等数据,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通过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作者发现因移位性 FNF 而行 HA 治疗的患者,无论通过何种入路(DL 入路或 PL 入路)进行手术,都不会影响术后患者的外展肌肌力和大转子压痛发生率。但是 DL 入路会明显增高术后患者出现 Trendelenburg 征和跛行的几率,尽管这看起来并不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医护人员对此应有认识以便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