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S 2016:压缩性整合骨锚在二期翻修中优势明显

2016-03-02 15:02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松云
字体大小
- | +

保肢手术加假体替代为骨骼肌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法。假体问题和感染为最常见的翻修原因。术后若出现感染,则须进行手术将假体去除。常规的有柄型假体在去除假体时还会损失大量骨质,感染难以控制且最终截肢率高。

压缩性整合骨锚是一种特殊的假体,一方面可以为骨与假体接触面提供持续的压缩力(400~800lbs),减少无菌性松动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二期翻修时,保留锚定部分,并减少骨质损失。

然而,压缩性整合骨锚翻修时若保留锚定装置,保肢率和感染控制率如何仍不得而知。为此,来自美国旧金山的 Christopher Langhammer 等学者进行了一项关于保留锚定装置后,感染清除率及最终保肢率的研究,并在 2016 年 AAOS 年会上进行了报道。

研究收集了单一医疗机构的,同一医生 18 年间进行的,以压缩性整合骨锚装置为假体治疗的股骨远端骨肿瘤共 104 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感染清除率、最终保肢率和手术次数;次要观察指标为肢体功能和致病菌种类。

经过至少 1 年的随访发现,一期治疗术后共 12 例患者出现深部假体感染,发生率为 11.5%。其中 3 例未行二期翻修;9 例行保留锚定装置的翻修,其中 2 例最终截肢,7 例保肢成功,保肢率为 77.8%;翻修病例中 6 例感染得到清除,比例为 66.7%。

以往的研究资料显示,压缩性整合骨锚完全去除时感染清除率为 72%,与保留锚定装置的结果类似;常规有柄假体完全去除后感染清除率为 42%,显著低于保锚性翻修。不难发现,以压缩性整合骨锚行一期骨肿瘤手术,感染后翻修仅需部分去除假体,即可获得满意的术后感染控制率及保肢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查看丁香园会议专题:美国骨科医师学会 2016 年会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