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2.6% 至 4%,大多数的锁骨骨折发生在锁骨中部,其治疗目的是恢复上肢的功能避免出现功能障碍。传统观念认为锁骨中段骨折通过保守方法进行治疗,骨不连的几率很低。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是否能够改善锁骨骨折患者的疗效,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
来自荷兰的 Denise 教授研究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提高锁骨骨折患者的短期疗效,但是长期疗效与保守治疗并无显著差异,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Injury 杂志上。
作者前瞻性纳入 2009 年 1 月至 2011 年 7 月的新鲜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完全性中段锁骨移位型骨折;远近端骨折块无连接;年龄 16~70 岁。排除标准:近端或远端 1/3 锁骨骨折;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受伤超过 21 天的骨折;合并同侧上肢骨折。
向患者讲明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根据患者自己的选择纳入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非手术治疗组给予标准的悬吊制动 2 周,然后门诊复查组间进行康复功能锻炼,6 周后开始主动的肩关节各方位运动,3 个月后恢复正常活动。手术治疗组在受伤 3 周内进行手术,采用前侧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术后前 2 周给与悬吊制动,之后治疗过程与非手术治疗组相同。
共纳入 97 例患者(男性 90 例,平均年龄 40.6 岁)。手术治疗组患者 36 例(男性占 90%,平均年龄 40.8 岁),非手术治疗组 58 例(男性占 85.5%,平均年龄 40.5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史、利手、受伤原因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术后 6 周时,所有患者均完成了 DASH 和 Constant 问卷调查评分。但是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各有 2 例患者因为 Constant 评分不完整而被剔除数据。除去症状评分之外,手术治疗组的 DASH 功能评分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 90.9 比 78.7。Constant 评分分别为 15.7 比 24.8。
到了术后 24 周,只有 56 例患者(58%)完成了 Constant 评分和 DASH 评分调查。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分别有 15 例(38%)和 26 例(45%)患者失访。两组患者的 Constant 评分和 DASH 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非手术治疗组的 DASH 评分要优于手术治疗组,分别为 8.8 比 7.1。两组患者的 Constant 评分并无显著差异,分别为 95.9 比 94.5。但是两组患者的功能结果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别。
在研究结束时,作者对 80% 的患者进行了功能评估,平均随访时间为 5.3 年。非手术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患者的 DASH 评分和视觉疼痛评分 VAS 分别为 2.5 比 5.2 和 90.8 比 86.3,并无显著差异。但是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 84% 比 64%。手术治疗组功能活动受限的发生率要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 76% 比 58%。
骨折部位疼痛是最常见的不良主诉,发生率分别为 37% 比 35%。手术治疗组第二常见的不良主诉为内固定激惹,占 42%,而非手术治疗组则为肩部下垂和/或锁骨局部突起,占 20%。
共有 4 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手术治疗组 1 例(3%)。非手术治疗组 3 例(5%),需要钢板固定治疗,而手术治疗后仍有 1 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
手术治疗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 31% 和 9%。手术治疗组有 9 例患者(23%)需要二次手术,1 例患者(3%)出现骨折不愈合,4 例患者(10%)因为内固定激惹需要取出内固定,3 例患者(8%)因为内固定断裂而需要再次手术,这其中有 1 例患者因为钢板断裂而进行了二次手术。
非手术治疗组的主要并发症是骨折不愈合,3 例患者(5%)需要手术干预。
疼痛是(51%)患者选择治疗不同治疗方案的主要原因。但是手术治疗组患者经历的疼痛要明显超过非手术治疗组。27%(26 例)的患者时因为想要尽快恢复工作而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患者考虑美观的比例要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 13% 比 9%。
虽然对于锁骨中段移位型骨折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但是通过此次研究,作者认为虽然中远期疗效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并无显著差异,但是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较佳,患者的满意度也较好。今后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哪些患者可以更好的从手术治疗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