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科学有悠久的祖国正骨医学,又有西方骨科学的成就。自明朝时期(1348-1644)西方医学以通商和传教方式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教会和医院,西方医学以英、法、德、俄为主,首先从中国沿海各省传入。他们的外科技术,震惊了中国的医学界,纷纷派人去国外学习。 1887年3月,英国医生J-G-Kerr在上海创刊了《中国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英文版),会报第一期登载了“肩关节脱位”的骨科论文,这是第一篇在杂志上刊登的骨科论文。该杂志于1907年改名为China Medical Journal。1932年该杂志又与《中华医学杂志》(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1915年创刊)的英文部分合并组成《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China Medical Journal),它大量记录和报道了中国骨科学前进的历程。
十九世纪末,英、法、德、德等国陆续在我国开办了医院和医学院校,而与中国骨科发展有较密切关系的有:上海圣约翰大学(1904)、上海同济医学院(1907)、上海震旦医学院(1908)、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1910)、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1910)、北京大学医学院(1912)、湖南湘雅医学院(1915)、北京协和医院(1921)等。
1921年协和医院外科成立了骨科和泌尿科专科,这标志着骨科在中国开始成为外科中的独立分科,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George Wilson Van Gorder 任骨科副教授。在此期间,我国许多出国留学深造的医学生相继回国,在骨科学方面的有: 牛惠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191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任助教一年, 他和胡兰生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担任骨科教授,1930年牛惠生在上海徐家汇创立了中国第一所骨科医院。孟继懋1925年在美国Rush医学院毕业后回国,在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从事教学和骨科临床工作,以后任北平大学医学院骨科教授和北平中和医院骨科顾问及副院长直到全国解放, 1958年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任廷贵1936年在上海医学院任骨科教授。叶衍庆1935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进修骨科,1936年获骨科硕士学位,1937年被接纳为英国骨科学会会员,回国后,在上海仁济医院和Marshall Jackson Polyclinic开展工作。屠开元1930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 获医博士学位,1933年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Bohler教授指导下进修骨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立即回国参加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曾任抗日战争期间骨科主任。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1937年中华医学会总会(上海)成立了骨科小组,由牛惠生、胡兰生、叶衍庆、孟继懋、任廷贵和富文 寿六人组成,积极组织伤员的救治工作。骨科小组的成立,标志着骨科在我国已成为独立的专科,同时也是骨科学会的雏形。
30年代从国外回来的骨科医师还有吴英恺(1930)、赵长林(1940,任山东齐鲁医学院骨科主任、院长)、方先之(1936)、陈景云(1940),他们分别在协和医院骨科任职。40年代出国深造陆续回国的有陆裕朴、王桂生、过邦辅、陈景云、谢锡奈、杨克勤、冯传汉、沈天爵、何天琪、范国声、陶甫、田武昌、周润淙等人,他们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骨科论文并出版了许多骨科专著。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状况,虽然骨科已具有众多人才,但骨科学和骨科小组并无明显发展和活动。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骨科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骨科在各大医学院成为独立的一门专科,并在各大医院以及各厂矿和县级以上城市的医院普遍建立。举办了各种骨科医师进修班,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骨科的理论与技术得到了提高。 60年代前后,骨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断肢(指)再植等方面均领先于国际水平,对创伤急救,抗休克、抗感染的治疗和预防,以及创面处理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成立了骨科研究所,普遍建立了骨科病床,至70年代骨科病床在30张以上已普及到部分地区级医院(部队师级以上的医院),县级医院也出现骨科专业小组或骨科专职医师。国内的大型(骨科病床在300张以上)以骨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也相继出现在津、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