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界。2009年,《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将该综合症——有时也被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和一种叫做小鼠异嗜性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XMRV)的病毒感染联系起来。由于这类患者的症状常常和长期感染一致,其和病毒感染的关联似乎有理有据。在美国,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累及约一百万人的复杂疾病,这一发现被作为该领域的的重大进展而称道。2010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的另一篇文章报道在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身上发现了小鼠逆转录病毒样的序列(命名为pMLV:多嗜性MLV),这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的病毒感染理论。
一些实验室的随访研究却无法在慢性疲劳综合症病人身上检测到XMRV或pMLV。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没能以足够大样本量的、典型的慢性疲劳综合症病人来严格检验上述结果的信度。在缺乏决定性研究的情况下,许多公众仍认为XMRV和/或pMLV是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一些临床医生则仍旧给这些病人开具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而这种药的适应症并不包括慢性疲劳综合症。
为明确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国立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在哥伦比亚大学迈阿密公共健康研究所感染和免疫中心的支持下委任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合作者包括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NIH的癌症研究所和WarrenG. Magnuson临床中心。
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mBio上。
经由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实验室筛查,该研究共入组了293名研究对象,包括147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146相匹配的对照。这些研究对象来自于全美的6家不同的临床单位,包括Brighamand Women's医院(波士顿,麻省)、Simmaron研究院(Incline Village,纽约州)、迈阿密退伍军人医学中心(迈阿密,佛罗里达州)、斯坦福大学感染性疾病门诊(Palo Alto,加州)、Levine诊所(纽约,纽约州)和疲劳咨询门诊(盐湖城,犹他州)。
入组标准如下:1)年龄18至70岁;2)无其他神经或精神疾病病史;3)符合“Fukuda”和“加拿大共识”的慢性疲劳综合症诊断标准;4)慢性疲劳综合征起病前具有病毒感染的症状;5)在RAND36生活质量调查(活力分量表小于35分,社会功能分量表小于62.5分,体力分量表小于50分)和Karnofsky操作量表(小于70%)的得分减低;6)无怀孕、哺乳和近3月内的分娩史以排除产后疲劳的混淆。
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分布、种族以及地理分布与之相匹配,并无既往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接触史。所有候选研究对象均进行相关指标检测以排除可能引起疲劳的代谢、内分泌或感染性疾病。通过盲法,对符合标准的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血样进行XMRV和/或pMLV的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及血清学分析,上述方法既往曾在各个实验室被用于诊断或排除XMRV或pMLV的感染。
没有一个实验室在慢性疲劳综合症及正常对照的血样中发现XMRV或pMLV感染的证据。为保证该结果可靠,独立的阳性(人为使之感染病毒)及阴性(筛查结果阴性)血样被用于验证上述结果,然而发现该诊断分析运作正常。
在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和对照组各有九份血样被发现XMRV或pMLV抗体阳性。但上述结果的准确性无法被验证,因为没有普通人群的XMRV血清学阳性对照。尽管如此,慢性疲劳综合征和正常对照的血清抗体活性无相关性。
最先在《科学》上发表XMRV和慢性疲劳综合症相关性的作者Mikovits博士对此评论说:“我十分感激能有机会全程参与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协作、研究人员健全的研究,并且由于NIH的鼎力支持,使该领域研究获得了极其丰富的资源。尽管对于发现XMRV/pMLV和慢性疲劳综合症没有关联我感到有点失望,但我看到的一线希望是我们2009年在《科学》上发表的结果已引起了人们对这一严重疾病的广泛关注,并激发了该领域研究的新的兴趣。我将继续致力于和病原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起合作,以寻找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原体。”
“尽管一度被人们所确信的XMRV和pMLV假说已被否定,但那些早期把病毒感染和疾病联系起来的报道所产生的结果是,新的资源和研究者被吸引来应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挑战。”医学博士W. Ian Lipkin如是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迈阿密公共卫生学院多点研究项目的主任John Snow流行病学教授。“我们对这些投入能够在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预防以及治疗方面获得收获很有信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文章
感染疾病相关文章
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