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中爆震伤的损伤特征及流行病学

2012-09-15 12:54 来源:丁香园 作者:pirate_ship
字体大小
- | +

爆震伤的损伤机制大致可分为超压冲击、低压震荡、炸弹和其他碎片损伤等等,而且是多因素复合性损伤。过于强调局部,往往无法全面描述爆震伤的类型、损伤部位和严重性。为全面了解爆震伤的流行病学,并改善爆震伤的防护手段和水平,美国海军卫生研究中心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爆震伤人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相关内容发表于最近的Injury上。

作者首先对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创伤登记数据库(EMED)进行了检索,通过伤亡记录和临床信息对检出数据进行筛查。通过ICD-9编码对检出的爆震伤病例进行分型,使用简略损伤评分系统(AIS)和损伤严重性评分(ISS)评价损伤的严重性,并根据Barell损伤诊断矩阵显示损伤的实质和部位。同时还统计了伤员所采用的防护用具(头盔、避弹衣等)和致伤器械(临时爆炸装置、火箭弹和地雷等)。
 
2004年3月-2007年10月共计发生5091起爆震伤(4774名伤员),排除资料不全(354起)、导致伤员死亡(114起)和女性伤员(因比例过少)的数据后,剩余4623起爆震伤资料均被纳入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伤员受伤时的平均年龄为24岁(18.3-58.7岁),初级军士(E1-E3)占41.7%,中级军士(E4-E6)占39.8%,海军和陆军伤员比例分别为75.9%和18.7%。其中发生于2006年的爆震伤数量最多,其次为2005年。仅有少于10%为单一机制致伤。
 
表1 爆震伤伤员的基本情况
    
通过ICD-9编码对4623起爆震伤进行分析,发现总共产生17637个ICD-9诊断码(平均3.8个/起),其中超过72%的爆震伤产生了超过1个诊断码。ISS评分均值为4.5分(范围为1-75分),超过85%的损伤为轻-中度损伤。在伤情的转归上,31.1%的伤员需要转入医疗机构治疗(MTF),而恢复原岗位工作(RTD)和需降低工作强度/在驻地接受治疗(LD/SIQ)的伤员比例分别为27.2%和25.2%。需MTF的伤员比例明显较高(p<0.001)。
 
表2 爆震伤的严重性分析
Barell 损伤诊断矩阵分析显示,最为常见爆震伤为TBI 2型损伤,为无明显客观证据支持的颅内损伤,意识丧失<1小时或仅为一过性意识丧失,或仅表现为非特异性意识障碍。其他较为常见的损伤包括下肢开放伤(8.8%)、颜面部开放伤(8.2%,包括鼓膜破裂伤)和非特异性其他头部损伤(5.8%)。若将矩阵合并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脊柱和腰背部损伤比例过低而未纳入分析)四部分,并按照损伤实质(骨损伤、内在伤和表面伤)进行分类分析,四肢表面伤的比例将升至最高(27.6%)。不考虑损伤实质时,四肢损伤所占比例最高,为41.3%,其次为头颈部损伤(37.4%)和躯干损伤(8.8%)。若单纯考虑损伤实质,发生率最高的是表面伤(52.7%),其次为内在伤(19.7%)和骨损伤(15.1%)。
 
表3 Barell损伤诊断矩阵分析结果
图1 各种爆震伤中,各受累部位所占比例
 
基于上述结果,作者认为TBI-2型损伤是爆震伤中最为常见的单一损伤,若考虑损伤部位和实质,四肢表面伤则成为最常见的爆震伤模式。因此,需要保证足够的PPE(头盔、避弹衣和陶瓷护板)供应以降低爆震伤的危害性,应引起战地和后方医护人员的对此类损伤的重视。而爆震伤对伤员心理和生理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pirate_ship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