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狭窄是 65 岁以上成年患者进行腰椎手术的最普遍原因。该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需切开脊柱旁双侧的肌肉,从而显露受累节段,然后摘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大范围切除椎板,再行关节面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该手术方式常会导致脊柱旁肌肉去神经性萎缩,进而导致持续性疼痛且增加手术后脊柱不稳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难题及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及康复时间,先后发明了多种手术方式,使手术创口越来越小。其中有多窗口减压术,以及「潜行减压技术」- 一种使用单侧半椎板及对侧棘突下减压的手术方式。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名为灌流式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Irrigation Endoscopic Decompressive Laminotomy,IEDL)的新型手术方式,该术式源于灌流式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在孔镜下,应用「潜行减压技术」进行减压。
为明确 IEDL 手术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临床疗效,来自埃及的 Soliman 博士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 Spine J 上。
评定因素
自愿参与研究的104 名符合标准的患者 , 术后主要采用腰痛 ODI 评分标准及改良 Macnab 疗效评价标准,并同时考察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之后进行评定。次要的评定因素还包括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住院时长以及下地活动所需的时间。
手术方式及术前准备
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由一名外科医生单独完成,除常规脊柱手术器械外,术中还使用一套标准的膝关节镜设备。
手术技巧
1. 建立通道,放入内镜:在影像引导下,于棘突旁 1 cm 脊旁肌处,平行于棘突插入一根导针,使用带 5 mm 手柄的 15 号手术刀片扩开两个 0.5 cm 通道,这样能更好的切开肥胖患者的筋膜。其中,第一个通道用于放入内镜,第二个通道用于放入手术器械,以及伸出内镜的 3 cm 尾端。不同的医生会因其习惯调换手术通道,两通道间的距离能让医师自由的使用手术器械,完成三角力学构型。在脊旁肌处由通道导入一个 5 mm 骨膜分离器直达椎板骨面,用来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多个脊柱阶段减压时,每增加一个节段,需新扩开一个通道,每两个相邻通道间如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如图 1)。
图 1 手术通道及所使用的孔镜设备
2. 导入内镜及术野准备:通过第一个通道导入内镜套管及套管针直至椎板上方。然后撤出套管针,使用低压泵灌流冲出血液,以维持一定的工作空间。为避免组织水肿及水中毒,应使用等渗生理盐水进行灌流。接着在镜下辨认椎板,检查研磨器功能后用其清除椎板表面的软组织及切开黄韧带。
3. 减压:先在镜下使用带打磨功能的刨刀将同侧椎板削薄,接着使用椎板咬骨钳完成椎板切除及内侧关节面切除。在某些特殊病例中,则使用半椎板切除术。术中保留完整的黄韧带作为保护屏障,直至完成对侧骨性结构的手术。将镜头转向内侧,以便看清被刨刀磨平的棘突底部。旋转镜头,使其 30°斜面朝向顶部,以看清对侧椎板下面及其与黄韧带之间的平面(如图 2-4)。
4. 用打磨器逐渐切削对侧椎板至对侧椎弓根,完成侧隐窝减压。接着,进行关节面切除术,显露神经根,扩大椎间孔。
若椎间孔狭窄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则需进行椎间盘切除术。在硬膜囊处辨认神经根后,笔者偏好于在椎弓根内侧壁下切开硬脊膜,这样做能使椎间盘自行脱落,而不必进行侧隐窝减压以回纳神经根。
图 2 镜下同侧半椎板切除
图 3 在镜下打磨对侧椎板减压
图 4 a 镜下所见,减压术后的硬脊膜;b 镜下所见,同侧神经根;c 镜下所见,对侧神经根
5. 缝合:撤出手术器械及内镜后,挤压通道处皮肤,排尽通道内液体后在切口处缝合一针(如图 5)。
图 5 3 节段减压后的手术创口(L3/4,L4/5,L5/S1)
6. 硬脊膜撕裂的处理:硬脊膜撕裂后一般无需修补,用防渗线在每个通道处缝合两针即可。术后 72 小时禁止坐起。若发生脑脊液漏,则需入院接受手术修补。
术后处理及随访
患者出院前每 6 小时需进行一次神经功能检查。患者可下地行走且无并发症时可以出院,出院后需口服抗菌药物及扑热息痛片。
术后随访:术后 5 到 10 天拆线后,由高年资住院医师在门诊记录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改良 Macnab 评分以及腰痛 ODI 评分结果。此后,每位患者需在 1、3、6、12、24、36 个月后到门诊随访一次,市外患者则通过电子邮件填写问卷。
从 2009 年 9 月起,至 2011 年 12 月止,研究团队共进行此类手术 104 例。平均随访期为 28 个月,随访有效率为 90%。平均手术时长为每节段 62.8 分,每节段失血 60cc,术后 Macnab 评价结果为:59 例为优(9%),23 例为良(24%),8 例为可(9%),4 例为差(4%)。ODI 评分由术前的 64.2 降至术后的 23.1。分析结果发现,女性的术后结果差强人意。导致手术无法取得预期结果的原因主要为:存在马尾神经症状 6 年以上以及椎间孔狭窄伴骨性融合。
讨论后发现,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IEDL 能使医生在较好的照明条件下,通过孔镜的放大图像观察术野,实施椎间孔减压,手术成功率与传统开放手术无异。IEDL 的手术创伤明显小于开放手术,这对于年长者及患有其他内科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椎间孔减压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