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中电锯、钻头和压挤工具等电动工具所产生的血液和脂肪喷溅非常普遍,并可能造成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或肝炎(B型和C型)经结膜感染。另外,术中手术医生口鼻排出的细菌也可能是术后伤口感染的污染源。因此,使用个人防护系统既是保护手术者也是保护患者的一个很好的措施。CORR(临床骨科及相关研究杂志)近期一篇文章显示个人防护装置在术中可能被污染,从而成为感染源,因此,一旦手接触到防护装置应该更换手套。
研究人员对61例初次全髋置换和41例初次全膝置换术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装置进行了采样分析。防护装置打开前认为是无菌的,当手术医生穿上头盔并戴上防护面罩后,进行初次采样,在手术结束后再进行4次采样分析,分别进行细菌涂片,并根据格兰氏染色结果及生化检测确定细菌种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分为甲氧西林敏感的和耐药的。
结果显示,102例关节置换中,初次采样中22例为阳性,表明污染率为22%,手术结束时采样中48例为阳性,污染率为47%。根据细菌种类,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0%,微球菌属为20%,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1%,芽孢杆菌6%,奈瑟菌4%,黑霉菌1%,棒状菌2%,孪生链球菌2%,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大肠埃希菌1%,格兰氏阴性杆菌1%,非肠杆菌1%.
他们认为个人防护装置开包后即不能认为是无菌的,在他们所研究的个人防护装置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43%。这表明手术中接触或调整个人防护装置后应当更换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