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对儿童学习与认知能力到底有没有副作用?

2015-06-12 16: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海强
字体大小
- | +

编者文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随访 50 年:不治疗同样安乐生活」在丁香园骨科频道的发布,引起国内同道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与否的关注。此前编者建议采用硬膜外麻醉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与麻醉科的同事进行了讨论后,全麻究竟较局麻、硬膜外麻醉是否更为安全,引起编者思考。

编者在十六年的骨科医生见闻中发现,儿童手术后,消过毒的皮肤比正常情况粗糙;也有患者反映手术后记忆力不如之前。儿童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那么,全麻药物对他们有影响吗?

编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检索,发现了美国梅奥诊所 Gleich 医生 2015 年 3 月发表在 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 上的文章,特将其编译出来,供国内同道探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处于发育阶段的啮齿类和灵长类(不包括人)动物给予麻醉和镇静药,可导致神经退行性改变,继而引起在学习和行为上的副作用。例如,对新生的猕猴使用氯胺酮可致神经凋亡和认知、行为特定测试的长期减退。动物实验中,使用在人临床中同等剂量而提示有副作用的药物,包括 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氯胺酮,笑气)及氨基丁酸类似剂——咪达唑仑,异氟烷,氟烷和丙泊酚。

在美国,每年有约 100 万儿童接受全麻药物诱导和维持全麻,探讨、研究全麻药物对人体的神经毒性,非常重要。

关于人体进行麻醉/手术和神经发育的关系,已有观察性研究报道。其中,很多研究发现麻醉/手术与副效应之间有关联,包括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标准化测试表现欠佳以及记忆力下降等。

例如,有研究人员对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郡 1976 年到 1982 年的出生队列进行分析,儿童 3 岁前多次行麻醉与后续的学习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具有相关性。诚然,有多次麻醉史的患者与学习障碍发病率上升存在相关性,甚至可能成倍增长,然而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尚无法准确地反映麻醉相关后遗症的现状,不能直接与动物实验获得的结果对比。人体麻醉相关的后遗症的确切表型(表现),有待研究。

为此,美国梅奥诊所麻醉科、心理科、儿科、医学研究所联合美国 FDA 国家毒物学研究中心的学者,报道了他们正在开展的梅奥儿童麻醉安全(MASK)研究。该计划将取样 1000 名 1994 年到 2007 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郡的儿童,采用倾向分匹配法将3 岁前进行过/未进行过全麻的样本进行匹配,以接受全麻次数的情况(多次、单次、未接受过)进行分组对照。在 2012 年到 2016 年间,他们将分别对这些 8 至 12 岁(对应小学阶段)或 15 至 19 岁(对应高中阶段)进行测试。

在评估中,研究人员为这些儿童进行 1 个时长为4 小时的神经心理测试,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试验中采用过的测试内容也包含在内,测试的结果将在不同麻醉次数的儿童中比对。

此项研究的结果将首次为麻醉相关的人类神经毒性提供细致的表型,并将首次对比麻醉对儿童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对完成同样的行为任务的影响。

这样能造福广大儿童的研究一旦假设成立,将能改变临床决策,编者与广大医学同道一样,期待该研究的结果。

后续,2015 年 5 月发表在 Paediatr Anaesth 上的文章(Anesthesia and the developing brain: a way forward for clinical research),记载了最近在日内瓦由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参加的一次会议。会议重点讨论麻醉与发育中的大脑的关系,并力求描绘出解决此问题的临床研究蓝图。毫无疑问,临床试验方能提供最为有力的依据。

[紫川秀第二注]:这篇文章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其背后的价值。我父亲和母亲都经历过一次全麻手术,他们以自身经历告诉我,手术前后记忆力下降的很明显。临床中也遇到过很多反映全麻术后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在目前的研究条件下,不能将记忆力下降的问题归咎于全麻,但正如王海强老师文中提到的,如果假设成立,研究结论很有可能改变未来外科实践中麻醉方案的选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海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