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探讨胸背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意义

2011-08-15 00:00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中国研究者探讨了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研究者采用①在15具(30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背阔肌及其主要血供进行巨微解剖学观察。②对1具(2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作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及肌瓣与穿支肌皮瓣分离的共蒂“扇形”瓣模拟手术。结果发现①在32侧标本中,共发现血管外径大于0.5mm的肌皮穿支102支,其中来自胸背动脉内侧支的穿支数为56支(占55%),来自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穿支数为46支(占45%)。每侧标本内侧支平均发出1.9支(在1-3支之间变化),外侧支平均发出1.8支(在1-3支之间变化)。②胸背动脉内、外侧支的肌皮穿支外径大于0.5mm的穿支血管主要集中在距神经血管窗下约8.5cm(变化在6.4-9.2cm之间)范围内。

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胸背动脉的肌皮穿支血管位置恒定,管径粗,蒂长,适宜制作成肌皮穿支肌皮瓣或“扇形”瓣。
 

编辑: 唐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